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不同尺度的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有利于科学表征氮素在连续尺度空间上的变异,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耕作施肥方案、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江汉平原后湖农场为样区,以土壤全氮为例,分析该区域1 000m和200m两个嵌套采样尺度数据样本,应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进行空间结构拟合分析,并探讨不同尺度上氮素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上空间变异特征差异明显,随着尺度的减小空间相关性变弱;同一尺度,由于受成土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变程、结构方差等特征函数也不尽相同.2)经土壤氮素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ANOVA),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氮的大尺度空间结构无显著性影响,而小尺度上则影响显著;土壤类型对大、小尺度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异均有显著性影响,随尺度增大显著性增强.因此,研究全氮含量变化影响因素的机理时,1 000m采样间距以下全氮含量变化研究需考虑土壤类型可能会带来农场土壤全氮显著性差异的影响,而200m以下采样间距则需同时考虑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给土壤全氮含量带来的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2.
南华纪以来江汉叠合盆地形成过程及其沉积充填特征是油气勘探选区评价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本地区这一时期一系列成盆事件和残留的沉积地质体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叠合盆地形成与四个阶段的构造演化相关:南华纪-志留纪板块裂解-漂移-汇聚阶段;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裂谷作用远端效应及勉略有限洋盆伸展-消减关闭阶段;晚三叠世-侏罗纪秦岭-大别造山带逆冲推覆挤压阶段;白垩纪-第四纪西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俯冲远端效应影响的断坳旋回阶段.第一构造阶段伸展期盆地以陆源碎屑沉积充填为主,热沉降期以台地发展为特征,晚期挤压盆地以陆源碎屑岩沉积充填为主;第二构造阶段伸展期沉积充填体横向岩相分异明显,而热沉降期台地碳酸盐发育;第三构造阶段盆地以陆相近补偿充填为特征;第四构造阶段盆地范围缩小,多个断坳幕导致其具多变的沉积-沉降中心,新近纪发生挤压后的拗陷沉降,盆地以补偿沉积充填为特点.  相似文献   
23.
江汉湖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RS/GIS技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及遥感资料对江汉平原湖区的范围和土地资源进行了分析.考虑湖区发育背景、资源环境结构和社会经济功能等方面的因素,将江汉平原湖区界定为湖北省境内以江汉平原为依托的、海拔50m等高线以内的所有地区.其范围在111°36′38.76″~116°7′52.14″E、29°25′59.25″~31°27′14.45″N之间,按自然界线计算面积为4.664万km2,按行政区统计面积为6.475万km2.通过遥感图像的判读分析、实地抽样并结合相关资料,得出了1995年及2000年江汉湖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调查分析结果,揭示了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4.
江汉平原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汉平原地区秸秆焚烧的危害, 通过入户调查确定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的比例, 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10 年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量, 结合入户调查的结果、MOD/ MYD14A1 和GLC2000-China 的地表覆盖数据, 分析该地区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2010 年江汉平原秸秆焚烧共排放73.3 Gg (1 Gg=109g) PM2.5, 18.6 Gg OC, 3.27 Gg BC, 7763 Gg CO2, 238 Gg CO, 10.6 Gg CH4, 28.6 Gg NMHCs, 0.382 Gg N2O, 5.74 Gg NH3, 8.26 Gg SO2 和17.1 Gg NOx, 其中5 月、9 月和10 月是秸秆焚烧的高峰期。在所有县市中, 监利县、仙桃市和天门市是秸秆焚烧排放最多的3 个地区, 荆州市市辖区是单位面积农田上秸秆焚烧PM2.5 排放最高的地区; 在所有的农作物中, 水稻秸秆焚烧对排放的贡献最大, 其次是油菜和小麦。  相似文献   
25.
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利亚特地质研究所斯捷潘诺夫娜(Н.З.Степанновна)以勒拉—维柳伊河间地带为例,通过风洞实验、矿物学研究及野外考察,第一次划分出一种新的非传统砂金成因类型——风成砂金,以详实的资料论证了风成砂金的成因、形态、分布规律及富集特点。指出环形及空心球状金粒是鳞片状金在风力环境中机械改造的结果,提出了风成砂金矿类型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26.
荆江大堤从江陵县西北的枣林岗到监利县的城关,长约180公里,是江汉平原的门户,它确保着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与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若一旦堤溃决口,洪水倾泻而入,江汉平原就成为一片汪洋,作者认为:当务之急,除已采取的大堤外脚河床深槽每年抛石50万方外,加固大堤内脚,填平大堤内脚下的深潭、巨塘、池沼凹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7.
构建两湖平原农村产业园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构建农村产业园以优化两湖平原农村产业的空间组织,设想四种组织农村产业园的模式,利用部门生产优势度的对比,确定五种构建农村产业园的步骤类型,各地分别优化构建以工业,种植业,畜牧业或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  相似文献   
28.
该文利用油层温度和井温资料建立了江汉盆地拖市现代地温场分布,并估算了大地热流;采用镜质体反射率积分法计算了两期古地温梯度;用均一法实测硬石膏包裹体捕获古温度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热演化反映区域构造活动具有从东北向西南迁移的规律。根据热历史与成岩及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导致该区域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硬石膏的充填与沉淀特征。  相似文献   
29.
江汉平原堤防存在的问题与防洪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在湖北省堤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荆江堤防和江汉中下游堤防存在的六大问题-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堤防安全性系数不高、沿堤老化的排水设施(涵闸、泵站)病险多、河道防洪系统存在缺陷、防汛抢险的通道局部不畅;提出了防洪减灾的措施-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水库调蓄、易发生洪水的低洼区及湖区建设规划、城市防洪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等。  相似文献   
30.
由于不同地形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国家“以粮为纲”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歧视性,以及国家农业补贴政策与生态保护政策的不协调,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丘陵山区的激励作用不如平原地区,存在相对失灵问题,因而两个地形区的农户对同一农业补贴政策绩效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原则上应该与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政策协调一致,因地制宜,实行更具灵活性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