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BSTRACT

When a species occurs over a broad range of climates and landscapes, the breeding ecology of that species is expected to vary locally. Additionally, a basic knowledge of breeding ecology is required before other types of studies may be conducted, such as physiology or conservation. In North East Asia, Dryophytes japonicus is distributed from Japan to Mongolia, where its breeding ecology is unknow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breeding requirements of D. japonicus in this part of its range. We collected data for Dryophytes japonicus at 56 sites located within 23 independent localities in Northern Mongolia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2017. The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habitat type and co-occurring amphibian, fishes and bird spec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es prefers circa 70 m long oxbow lakes for breeding, while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water quality and co-occurring spec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the species. 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D. japonicus is behaviourally plastic in Mongolia, as it is in other portions of its range, and that the species can use several types of environments and co-occur with different species at its breeding sites. Corvus dauuricus was the only bird species significant predicting the occurrence of D. japonicus, likely because of overlapping ecological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62.
顾名思义,"汉方"之意乃中国的医药之方。然二者之间又毕竟有所不同。若将"汉方"视为日本自身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那么就必需思考与回答"自立"的标准为何,及其在何时开始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发生的渐变过程,在此仅围绕后世派始祖曲直濑道三的医学著作《启迪集》,以及此前的田代三喜医学,其后的曲直濑玄朔、冈本玄冶、《众方规矩》及《古今方汇》等医学人物与著作进行研究,论说通常以为属于中国医学之后世派知识体系中的"日本化"要素。  相似文献   
63.
谈日语敬语变迁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敬语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也显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文章对日语敬语发展的状况作了详细的梳理,并从尊敬对象、语言功能、敬意变化、使用目的等方面对日语敬语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同时也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64.
1592年,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出于对朝鲜“字小”之义和保护自身的现实考虑,明神宗决定援朝抗倭。但在抗倭问题的配合上,朝鲜与明朝一直存在分歧,朝鲜反对明朝对日本“封贡”即是分歧之一。国家利益是影响明朝和朝鲜“封贡”问题交涉的根本要素,但文化因素在古代东方国家关系中亦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5.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在吸收外国语言同时引入了外国文化,促进了日语语言体系的发展。研究日语外来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对研究日本语言及文化有很大作用。以外来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语外来语的来源,强调了外来语的引入同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本人的特殊心理及广泛的传播途径是分不开的,分析了外来语所反映的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吸收性、创造性及年龄差别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乙型脑炎病毒(JEV)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应用于猪及猪源性生物材料JEV的检测。方法滴定病毒TCID50,筛选JEV敏感细胞,依据国标IFA法制备抗原片,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选取BHK21细胞作为JEV敏感细胞,病毒感染力滴度(TCID50)为10-8.9.mL-1;与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不同时间IFA检测灵敏度均为1∶2560;可检测到的病毒滴度最低为10-6.5.mL-1。结论建立的IFA法敏感性、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用于猪及猪源性生物材料JEV的检测。  相似文献   
67.
68.
69.
应力波在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应力波在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规律,为人工林材质预测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据固体介质中的应力波传播理论和弹性力学理论,基于活立木的正交各向异性假定,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的波阵面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结果】应力波传播波阵面在开始阶段为倾斜曲线(二维)或倾斜曲面(三维),且曲线和曲面都弯向脉冲力输入点,随着距离的增大,波阵面倾斜度逐渐减小,直至最后与活立木的长度方向近似垂直,即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由三维膨胀波传播形式逐渐转向准平面波传播形式; 波阵面倾斜度的减小速度随着活立木直径的减小而加快; 传播距离对波速没有影响,波速总体上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增加。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这种数值模拟研究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规律的方法是可行的。【结论】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直径和传播距离对波速的影响是合理可行的,直径和传播距离都会对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的传播形式及规律造成影响,但二者对波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0.
实践教学为地方本科院校日语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教学条件、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于日语专业这样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不容易开展。通过调查其实施的现状,最后指出只有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和师资培养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