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3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7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1篇
综合类   43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用非完全消化法处理样品,建立了快速测定柞蚕蛹中钙、镁、铁、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用La~(3+)作为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对钙、镁的化学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试液的物理性质与其空白溶液的一致,无背景吸收干扰,对样品处理条件、吸光度重复性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加标回收率95.6%~104.1%,本方法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112.
石墨基PbO2阳极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分解和电沉积法制备了C/PbO2、C/SnO2 SbOx/PbO2和C/SnO2 SbOx M nO2/PbO2电极.EDS测定了电极的表层成分,考察了该类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使用寿命,测定了其极化曲线和动力学参数,并求出其分形维数.同时测定了阳极生成臭氧的浓度.结果表明C/SnO2 SbOx M nO2/PbO2电极在4A.cm-2的高电流密度下寿命可达20 h,其a值相对较小,io较大,分形维数Df=1.804 8.  相似文献   
113.
为开发简便有效的脱金属方法,文章进行了以草酸再生裂解催化剂的探索研究.用草酸溶液处理金属污染催化剂,有着一定的金属脱除率(N i:0%~14%,F e:1%~29%).金属脱除率主要受草酸浓度和处理温度的影响,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大,处理温度的升高,金属脱除率也增大.经草酸处理过的催化剂,在重新使用中,对汽油的收率和十六烷的转化率有所增大.当草酸浓度从0.1 m o l/L增加到0.5 m o l/L时,汽油收率约提高10%,十六烷转化率约提高11%.经草酸处理过的催化剂积炭量比参比样明显减少,对苯的吸附量也明显大于参比样,说明草酸具有疏通孔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热处理对直流磁控溅射ITO薄膜光电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在石英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的掺锡氧化铟(ITO)薄膜,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了两种不同溅射时间(30、10min)的样品,样品在400℃的大气中进行1h退火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的正入射透射光谱,并拟合透射光谱得到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及厚度;用Van der Pauw方法测量薄膜电学性质,包括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和电阻率.实验结果显示退火处理对ITO薄膜的光学、电学性质有重要影响,退火样品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明显提高,且光学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然而,退火前薄膜的电学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5.
用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250~500℃烟气中NO对干法脱硫法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采用分析纯C aO作为脱硫剂与模拟烟气反应。TGA实验结果表明,在250~500℃的范围内,NO对干法脱硫反应有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最佳的NO促进脱硫反应进行的温度和浓度范围:最佳温度为300℃,最佳浓度为2.009~3.348 g.m-3。对脱硫产物的Fourier变换红外分析(FT 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NO是通过增加反应活性位和改变反应途径促进干法脱硫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6.
常温下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出了高电阻温度系数(TCR)氧化钒薄膜.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Ar和O2的标准体积比、溅射功率、工作压强和热处理时间对氧化钒薄膜TCR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进行电阻温度特性测试,TCR达到-3.3%/K,室温方块电阻为28.5kΩ,个别样品的TCR达到-40%/K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形貌分析显示,这种制备方法结合适当的退火可以制备出氧化钒多晶薄膜,晶粒尺寸在纳米数量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高TCR薄膜样品中钒的总体价态接近+4价.所有结果表明,制得的氧化钒薄膜电性能满足红外探测器的要求,且该工艺能与CMOS工艺兼容.  相似文献   
117.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复合靶技术,通过调节复合靶的百分比制得富硅的氧化硅薄膜,并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制得含纳米硅的氧化硅薄膜.通过Raman谱的测量,计算出800℃退火的薄膜中纳米硅晶粒的平均尺寸为5.6 nm,用X射线衍射测量同样的样品得出其粒径为6.0 nm.在室温下测量光致发光(PL)谱,探测样品的峰位为360 nm,并结合光致发光激发谱(PLE),研究相应的激发与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118.
在对醇氧化的问题,需要用一些特定的氧化剂。本文通过介绍氧化铬、二氧化锰、二甲亚砜、异丙醇铝(或异丁醇铝)和分析这些氧化剂对不同的醇氧化问题,发现对于羟基所处的部位不同的醇,需要用到上述不同的氧化剂,才能得到理想的终端产品。  相似文献   
119.
钛表面制备多孔氧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硫酸和磷酸为电解液,工业纯钛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恒电流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钛表面直接获得TiO2多孔氧化膜,经过500℃热处理,促进氧化膜由非晶体向晶体的转变.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阳极氧化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液种类以及浓度对TiO2多孔氧化膜形态和晶型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磷酸为电解液时钛表面仅生成锐钛矿相的TiO2,而以硫酸为电解液时钛表面生成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相的TiO2.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可溶性固体杂多酸作均相反应催化剂,以及不可溶性固体杂多酸盐作非均相反应催化剂,合成了聚氧丙烯甘油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杂多酸作催化剂在中温、常压条件下,就可合成了产率较高的符合工业技术指标的聚氧丙烯甘油醚。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羟值的测定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和分子量,得出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