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69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针对企业资金紧缺,应收帐款被严重拖欠的现状,系统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企业内部及外部原因,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治理应收帐款问题的对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其次,建立企业外部防范机制;第三,对已发生应收帐款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企业应收帐款质量,减少拖欠及坏帐损失,以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2.
The Wulanhua Fauna (~7 Ma) derives from the basal part of Late Miocene red clays in Siziwang Banner, Inner Mongolia. Chinese red clay deposits are rich in fossils of the Hipparion fauna, and are relatively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Shanxi, Shaanxi, Henan, and Gansu provinces. The Mongolian Plateau also contains well-developed Neogene deposits, especially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where a sequence of mammalian faunas has been identified. The discovery of the Wulanhua Fauna provide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pale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Hipparion fauna, and this study also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red clays. Most forms of the Wulanhua Fauna are the same as or close to taxa within the Baode Fauna. However, some forms are slightly more derived than those of the Baode Fauna, which may indicate a slightly younger geological age of about 7 Ma. The components of the Wulanhua Fauna suggest that the habitat was a typical steppe and therefore yield direct evidence to delineate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subregions of the Late Miocene Hipparion fauna in North China.  相似文献   
193.
受高校扩大招生等多种影响,高校部分蒙古语授课学生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与普通教育学生比较,蒙古语授课学生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从而在学习动力方面也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从蒙古语授课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出发,分析、研究学习动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蒙古语授课学生学习效率和办学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4.
稀土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稀土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实现内蒙古稀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大力进行资源整合,不断延伸优化产业链,逐步扩大集群的开放性,推动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从而提升内蒙古稀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5.
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层面,探讨了内蒙古可持续系统协调发展问题.在对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构成及西部开发以来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对比较成熟的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来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协调发...  相似文献   
196.
内蒙古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社会和政治激变。在满清官僚、军阀、蒙古贵族与蒙古族和汉族百姓之间的冲突中,嘎达梅林的悲剧无论在民众记忆还是官方记忆中,都是非常突出的。嘎达梅林传奇因其可塑性备受关注:它能够直接地代表一场为了恢复已经逝去的时代所进行的斗争,以及一位共产主义革命的先驱者。1979年汉文版嘎达梅林叙事诗呈现出科尔沁说唱汉文章回小说的口述传统“本子故事”的风格,代表着嘎达梅林故事的同步传统化及其在更多内蒙古人和全国人民中的知晓。  相似文献   
197.
内蒙古四子王旗中新世含包体玄武岩的深部地质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八号地区出露一套含深源包体的中新世玄武岩, 寄主岩石具有高钾( 1.16%< K O 含量 < 3. 36% ) , 高钛( 2. 25% < TiO2 含量 < 2. 51% ) 的特征; 其母岩浆富集 LREE 和 HFSE, 强烈富集 Nb, Ta 和 La, 相对亏损 K, Rb 和 Ba。其母岩浆来源于经历低度部分熔融, 残留石榴石和金云母的软流圈地幔, 运移过程中在高压环境下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 分异相主要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玄武岩中出现橄榄岩和麻粒岩包体:橄榄岩包体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富集 LREE, 平衡温压范围为:1050 ~1100℃, 1. 64 ~2. 37 GPa, 代表富集的或发生过富集事件的上地幔; 麻粒岩包体为中基性麻粒岩, 平衡温压范围为: 960 ~1000℃, 0. 82 ~1. 13 GPa, 其原岩包括原生的下地壳物质和与玄武质岩浆有关的产物。说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岩石圈受到地幔柱作用的影响, 中新世时处在减薄状态。  相似文献   
198.
苏贺霞 《科技信息》2010,(29):I0408-I0409
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权利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以政代法思想根深蒂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弱化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村经济滞后了农民法律意识及农民利益诉求失败损害了农民法律意识。当前时期.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快农村法治文明进程,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法律成为农村农民生活的内在需求,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普法活动,三是完善农村立法,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9.
主要研究内蒙古东北地区上古生界各成岩一极低级变质强度带内黏土矿物的含量变化特征,以伊利石结晶度<0.25(浅变质带)、伊利石结晶度0.25~0.42(近变质带)和伊利石结晶度>0.42(晚期成岩带)分别讨论黏土矿物相对含量、混层黏土矿物混层比,黏土矿物组合等的变化趋势,进而探讨黏土矿物的成因意义.[1-2]  相似文献   
200.
为研究内蒙古中部新元古代的地质作用过程与岩浆演化,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华北板块北缘大青山赵井沟地区发现的新元古代花岗岩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锆石年代学及Sr-Nd-Pb-Hf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新元古代花岗岩具有高硅(72.54%~75.67%)、富碱(8.70%~10.15%),贫Ca及低Fe、Mg的特点,Ga/Al(2.90~3.44)较高,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其稀土配分曲线呈"海鸥型"展布,Rb、Th、U、Ta等元素较为富集,Ba、Sr、P和Ti等元素强烈亏损,显示出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成因锆石的LA-ICP-MS谐和年龄为(765±5.0) Ma,表明该花岗岩为新元古代岩浆结晶演化的产物;样品ε_(Nd)(t)变化于-7.3~-2.7,ε_(Hf)(t)为-15.9~-6.3,与负的ε_(Hf)(t)对应的T_(DM2)(地壳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 045~2 662 Ma,暗示该花岗岩的初始物质源于较为古老的地壳物质,但存在幔源混入,这可能是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幔岩浆上涌所致。综合区域研究成果及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赵井沟新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形成主要与华北板块北缘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是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