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5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系统科学   646篇
丛书文集   582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5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4267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883篇
  2007年   1138篇
  2006年   1058篇
  2005年   909篇
  2004年   784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01.
周小阳 《科技信息》2008,(20):270-270
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资料室现代管理的必然性和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2.
以1936年下半年以来国共两党接触的相关文献和档案为基础,从更宽的视野中去追寻形成西安事变最终解决条件的若干历史细节,并由此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事变解决的具体条件在事变发生之前即已被双方提及;其二,突发的西安事变使蒋氏在坚持改编红军的强硬前提下放弃了极端强硬的一些条件,而回到了事变前曾经提出过的一些框架之中;其三,中共在西安事变初期态度强硬,但最终却让步,这与蒋氏的强硬不无关系,蒋在事变中并非完全处于被动。  相似文献   
103.
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而蕴涵着巨大的环境价值,其广泛的应用却出现了对环境价值追采的背离。需要探析其深刻的认识论原因和社会原因,通过转变科学范式,确立科技创新的生态导向,为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价值的回归。处于人与自然矛盾之中和市场经济压力之下,推进科技创新,改变科技落后状态是硬道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4.
利用 Hurwitz zeta—函数的函数方程及其解析方法给 Dirichlet L—函数的二次均值的一个较强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考虑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奇摄动周期边值问题。利用微分不等式技巧,不仅研究了解的存在性,而且还给出解及其导数的估计,从而提供了研究解的导数估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资源、环境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这对建立在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出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到区域地理的教材、教法中 ,作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内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措施 ,指出实现地理素质教育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7.
系统地阐述了商品美学定量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为商品美学定量化研究建立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8.
政治文明中的价值理念是支撑制度文明和机构运行的深层次要素,制度创新首先应从价值理念的创新开始。不同文明之间价值资源的共享与相互借鉴,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人本理念为核心价值,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9.
多个矩阵之和与积的特征值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3个以上矩阵之和与积的特征值之间的若干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就加强革命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战略意义,以及对怎样认识和把握国情,提出了一些想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情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贯彻方法,来达到解决学生当前深层次认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