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4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本研究运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GlobeLand30,分析兰坪县2000-2020期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之间的转变趋势;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高程、坡度、坡向、居民点、道路和耕地对林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县林地、灌木地和湿地面积呈先增后减趋势,草地为持续减少趋势,人造地表呈先减后增趋势,水体和耕地为持续增加趋势,且2010-2020期的总变化率是2000-2010期的17.8倍。该县林地转换率由2000-2010期的6.03%增加到2010-2020期的8.17%,草地由30.90%增长到44.82%,灌木地由45.08%上升为45.24%,主要是由于耕地导致,表明人类活动对林地、灌木地、草地的蚕食较严重。林地变化的活跃度与高程和坡度呈反比,林地变化像元数量与居民点、道路的距离呈三次方衰减,与耕地的距离呈逆模型衰减,表明林地变化受到高程、坡度、坡向的影响,且与居民点、道路、耕地的区位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兰坪县遗产地的管理规划,为制定合理的生态移民和退耕还林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