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74篇
自然研究   3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它代表总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兴盛,与结构主义的衰落有者直接的关系。德里达的批判方法是从被批判者的理论内部找出其矛盾,找出瓦解自身的力量,让结构自行解构。他从否定社会、怀疑社会走向否定秩序、否定结构、否定既存的语言体系。这一对结构主义批判的胜利,体现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决定性转折。  相似文献   
52.
先秦的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高峰。彼时不仅对音乐的起源作出了多种界说.还在对音乐本质的分析中,将“声”、“音”、“乐”这三个概念加以区分。但先秦音乐思想以儒家为主干,所以特别强调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明显的功利特征。  相似文献   
53.
埃德加·爱伦·坡 (EdgarAllanPoe 1 80 9- 1 849)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南方作家。《乌鸦》一诗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创作原则 ,本文从该诗的形式及创作技巧方面 ,侧重分析了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从而为解读该诗及他的其他诗作找到了一把钥匙 ,进而重新评估了这位与众不同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54.
本文试图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全面碰撞、对话和整合的世界存在境遇中,以反思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为轴心,寻求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图景。文章在人的世界性存在的文化层面,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美学学科两个方面,把反思的基本问题展现为中国人的世界性存在的面貌是怎样的。文章认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历史创造者的世界存在态势;在美学自身的学科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则呈现出多维阐释的文化态势,尽管二者还存在着人的世界性存在状态与人的世界性存在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但是,二者的历史方向都在于建立文化美学,这正是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55.
钱文彬 《菏泽学院学报》2003,25(3):16-19,23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在文学美学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味”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范畴,经过众多文论家的阐发,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味论。诗味论与接受美学在关注读者与文本上存在着相通或相似之处,将两者放在一起考察有助于在对我国优秀的古典美学资料进行开发整理的同时,加强中西文论的交流与对话,进而促进当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建构。  相似文献   
56.
印度记数法在伊斯兰世界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印度记数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传入伊斯兰世界,在伊斯兰世界的传播都经历了哪些曲折的过程,最终又是怎样流入西欧的,中世纪穆斯林学为印度记数法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重点介绍印度记数法最早的宣传花拉子米所写的第一本专门介绍印度记数法的作《印度算术书》,并进一步探讨了这部作是根据哪些来源于印度的材料完成的。  相似文献   
57.
中西美学观的主要差异是中国美学讲究“含蓄”,而西方美学崇尚“外显”。从语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来分析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中的隐性与显性现象,指出译者在汉英翻译实务中要重视言简意赅及衔接连贯手段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8.
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艺术人类学是一门有系统的新兴学科.通过对学科情境的历史梳理和评判,认为旧式的艺术人类学主要以研究无文字社会的艺术为己任,而新的艺术人类学在时间性和地区性上有其更大的范围,因为它要重建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它不但承诺要对全景式的人类艺术景观作出更加广泛的、全面的观察,而且寻求对艺术和人生的真理作出自己的理解.学科发展的基本理念诉求在于寻求研究范围上的全景性、艺术观念上的集群性、多维化和细密化的艺术"他者"之间的全景式平等互动机制、艺术研究格局上的完整性,以及学科本身完全而又彻底的实验性和反思性品质等.  相似文献   
59.
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夏夫兹博里提出,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继承了审美无关利害的思想。在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确立为一种美学原则。英国经验派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分化性特征。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以此改变了单纯以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其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60.
情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感因素,是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备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文学翻译不仅要"达意",而且要"移情"。从译者主体性、文化和比较美学的视角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移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