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1039篇
自然研究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提出“生殖经济”的目的是确立农业的独特地位,并强调生物科技和生殖技术(广义)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徐琳 《山西科技》1999,(3):40-41
农业科研单位强化档案利用确有必要。丰富馆藏内容,扩大利用范围、采取联合服务方式,利用现代化手段,是强化农业科技档案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3.
“重农抑商”,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一个既定政策,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用力甚多。传统观点认为是儒家的主张,如果笼统地说,也不错,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人们一言以蔽之日:儒学。但如果认真分析,其实不尽然。先秦的原始儒家是不主张“重农抑商”的,“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只是到秦汉以后,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而土地兼并的主体又由官僚地主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商人地主为主,“重农抑商”这一法家的主张便被儒家承接过来。  相似文献   
124.
李莉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1):59-60,52
云阳是一个贫困落后山区县,该县贫困落后的原因是: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人地矛盾突出,为了发展农业经济,消除贫困,其对策是:(1)把粮食和毛猪生产放在第一位;(2)增加农业投入,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开发荒山资源,发展畜牧业;(4)走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道路;(5)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5.
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在此前形成的新经济政策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文化上的高度划一。这一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一模式存在极其严重的弊端,使苏联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的边缘,尤其是后来把他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受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山西省朔州市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工厂化农业的成功实践,提出了加快我国工厂化农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7.
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确农业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精准农业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重点论述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精准农业体系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8.
农牧交错地带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生产必须科学、可持续.否则会造成恶性循环,给人类带来灾难.笔者认为在农牧交错带开发草业是首选的产业,因为开发草业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解决养殖业中的饲草源,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9.
鎴樺浗鏃舵湡鐨勯噸鍐滃璇存湁涓や釜涓嶅悓鐨勪綋绯讳竴鏄互銆婂晢鍚涗功銆嬨€併€婄瀛愩€嬩负浠h〃鐨勬硶瀹堕噸鍐滃璇?涓€鏄互銆婂悤姘忔槬绉嬨€嬩负浠h〃鐨勪紶缁熼噸鍐滄€濇兂.鍟嗛瀰鍙婂晢闉呭娲剧殑閲嶅啘瀛﹁,闆嗕腑瑙佷簬銆婂晢鍚涗功銆嬬殑鏈夊叧璁鸿堪,骞惰姒傛嫭涓?鍐滄垬"鐞嗚.銆婂悤姘忔槬绉嬨€嬬殑閲嶅啘鐞嗚,鏄タ鍛ㄩ噸鍐滄€濇兂鐨勭户缁拰鍙戝睍.  相似文献   
130.
20世纪初期,学术界就发起了一场农业立国和工业立国的论争,经过20年代论战的高潮和30年代相对的沉寂,40年代初再度拉开阵势。在短暂的交锋之后,各方殊途同归。这次论争的意义在于农业工业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对战后经济建设道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