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13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介绍了如何应用近红外光谱对N─H、O─H等官能团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如何应用近红外光谱法研究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羟基与其催化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用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效应对金属间化物Ti(Fe_(1-x)Mn_x)的结构随锰含量的改变而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x≥0.45时发生了结构相变.对三元系合金的同质异能移数值变化作了一定解释.  相似文献   
103.
TiO2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及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钛网上制备了TiO2薄膜催化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对其阻抗谱特征进行了表征.同时以偶氮酸性红溶液为模型污染物,验证了此工作电极在不同条件下的光电催化活性与阻抗谱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光电催化实验中TiO2薄膜在同时有紫外光和外加阳极偏压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电子-空穴分离,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最佳的外加阳极偏压值为0.3V;其EIS Nyquist图上阻抗环半径也在此时最小,最容易发生反应,与光电催化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4.
合肥国家同步揭射实验室已建立了初步的X射线磁性圆二色吸收谱(XMCD)技术,可以测量铁磁性3d过渡族元素Fe,Co和Ni的L边的XMCD,并获得它们的轨道和自旋磁矩.XMCD线站的主要技术参数为:能量范围100~1000eV,光子通量≈10^8 ph/s,能量分辨率≈1000;外磁场1500Gs.除了测量XMCD外,还可以测量C,N,O的K边近边吸收谱,以及部分元素的L边近边吸收谱.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PPY)/聚砜(PSF)复合膜,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和化学组分,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呈双层不对称孔结构,其内层(与工作电极接触的一面)是由黑色聚吡咯组成的带少量微孔的致密导电层,而外层(与溶液接触的一面)则是由白色聚砜组成的具有许多微孔的绝缘层;相同条件下所制的复合膜电化学重复性好,在酸性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离子迁移谱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应用,采用针板式高压放电极对电晕离子迁移谱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加速化学和电化学腐蚀实验(LSV)比较了长链脂肪酸和杂环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机缓蚀剂在镍镀层材料表面形成的配合物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硬脂酸在镍镀层材料表面形成的膜耐蚀效果最佳.用光电子能谱(XPS和AES)研究了配合物膜层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探讨了配合物膜的组成、化学状态和缓蚀机理.硬脂酸分子中COO-中的氧原子与镍镀层表面发生界面反应形成硬脂酸配合物膜,膜由镍的氧化物和镍的硬脂酸配合物组成,其中Ni和O分别呈 2、 3和-2价,配合物膜的结构可表示为Ni-硬脂酸/NimOn/Ni,各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A.C.%)分别为Ni65.6%、C23.5%、O10.7%,该膜层厚度约为12.5nm.  相似文献   
108.
文章的实验采用同步辐射光源的能量范围60-200eV,分别测定单晶Ag的3d、4p、4d和5s电子以及研究其能带和谱峰的性质,分析给出Ag的光电子能谱的半高峰值的宽度。分析Ag在室温和低温下光电子能谱产生差异,以及低温下Ag的光电子能谱的性质。最终比较得出Ag、Au各个价带产生的光电子能谱谱峰中单色性最好的谱峰。计算出Ag导带的宽度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9.
110.
用电子能量消失谱法研究P.tinctorius—P.massoniana菌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12株外生菌根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培养苗进行高效菌种的接种试验,筛选并证明分布于台湾的采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具有生长快,对生态环境要求不严格,接种成功率大的特点。用能量消失谱技术对细胞内N、P营养元素进行定位测定,表明了这一菌株具有对N、P元素的吸收和贮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