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42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探讨增强型混凝土永久模板—钢构架混凝土短柱和现浇钢构架混凝土短柱、现浇RC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得出结论:增强型混凝土永久模板-钢构架混凝土短柱在轴压破坏过程中,主筋应变明显滞后于现浇RC短柱,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增强型混凝土薄板有效参与工作;给出了该类型短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12.
为降低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和提高电机输出性能,以三相8极36槽内置组合式永磁同步电机为例,提出了一种电机定子槽偏移的方法。首先,通过理论推导定子齿气隙磁导函数,建立电机定子槽偏移数学模型;其次,对不同定子偏移槽数下不同偏移角度的齿槽转矩峰值、输出转矩以及转矩脉动的影响做出分析,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确定电机定子偏移槽数偏移角度下的目标值;最后,通过试制样机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齿槽转矩峰值降低了49.56%,转矩脉动降低了39.2%,平均输出转矩得到适当提升,气隙磁密谐波得到适当降低,同时,平均输出转矩增大,电机输出性能得到提升。所提定子槽偏移结构及多目标联合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同类型电机的齿槽转矩优化和输出性能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3.
永久性地面变形(permanent ground deformation, PGD)是造成山地管道屈曲断裂泄露并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PGD区山地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对在役高钢级管道安全性评估偏于危险,亟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山地复杂PDG工况下的“许用应变”及“计算应变”,从山地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着手,对山地管道管–土相互作用的应变计算方法(解析法、数值分析法及试验法)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山地管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生产需要,提出了考虑在役管道的实际工况,进行基于管–土相互作用规律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914.
针对经典霍夫车道线检测方法实用性较差,无法准确区分车道线和路沿与应用道路场景简单等问题,提出 了一种基于消失点和颜色过滤器的车道线检测算法,不仅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率,而且能够应用较复杂行车场 景;首先,对行车视频连续五帧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行车环境下车道线消失点位置,能够自适应选取行车环境图 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然后,对 ROI 图像根据车道线颜色特征进行过滤得到二值图像,获取二 值图像中所有连通区域质心和倾斜角等数据,通过结合消失点特征和角度阈值进行限制,筛选记录符合车道线特 征连通区域的数据,接着分割较大区域获取更多质心点,识别漏检符合车道线特征的区域质心点;最后,对获取的 质心点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并标识车道线;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多场景道路上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车道线,与经典霍夫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915.
针对传统稀土永磁电机稀土材料用量大、齿槽转矩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结构。首先,建立等效磁路模型;其次,对电机进行参数化建模,选取铁氧体宽度等电机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结果,分别采用BBD算法与MOGA-Ⅱ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和CCD多目标算法优化;最后,确定电机的最优尺寸参数,分析比较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与传统V型电机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V型结构电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与齿槽转矩分别降低14%和71%,且钕铁硼材料使用量减少14.3%。因此,所提出的新型电动汽车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结构有效解决了稀土材料用量大、齿槽转矩过高等问题,为汽车用永磁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16.
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发生相邻两相开路故障会导致驱动系统不稳定运行,针对这种故障状况,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技术的容错控制策略。首先构建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而为使机电能量实现平稳转换,重新构建降阶变换矩阵,得到故障后剩余相容错电流表达式;然后利用SVPWM技术,计算故障下空间电压矢量,建立6个扇区,进行目标矢量合成,进而计算相应基本合成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并给出对应扇区的空间电压矢量选择顺序;最后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有效验证了所提SVPWM容错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利用该容错控制策略,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在故障状态下的运行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电机实现稳定运行。所提控制策略与传统电流滞环跟踪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控制方式对比分析,证明所提策略存在优越性。  相似文献   
917.
精确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模型是集成电机水下推进器恒转矩控制的关键。为了提高水下推进PMSM参数辨识的精度,提出一种融合Tent映射与t分布变异策略的改进学生心理优化算法辨识水下推进PMSM参数。该算法在标准学生心理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引入Tent映射策略增加初始种群多样性,引入t分布变异策略平衡算法的前期与后期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辨识误差可达1%以内,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辨识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