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66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27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与传统的对称分量法及旋转磁场法不同,本文用等效电流法对电容运转形式的单相电机进行了性能计算,主要推导出了主、副相电流的计算公式.文中最后给出了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2.
不对称转子磁路设计的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转子结构和稀土永磁材料入手,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电枢反应补偿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与电机设计相结合的不对称转子磁路设计的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53.
以边界元一磁路法结合虚角位移法计算不对称爪极水磁同步电动机自起动转矩的新方法。该方法正确地解决了具有复杂磁路的不对称气隙磁场的计算问题、定拉转矩和起动转矩计算问题。并为不对称爪极多方案计算提供一种较简便而又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54.
一种电机设计领域的知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机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机设计领域知识模型。该模型能在同一级上描述定性与定量知识,适合于描述电机设计领域知识。该模型具有结构上的层次性和描述上的相对封闭性,可以保证知识表达的清晰、直观以及系统推理的高效率。同时,文中也给出了模型的推理与控制策略。最后,文章给出了按上述模型建立的异步电动机电磁设计中有关效率目标参数专家决策经验的知识表示实例。  相似文献   
55.
介绍石英管烧成型设备--气炼机的微机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双CPU单片微机微机控制四台步进电机以完成气炼机的多种复杂运动,文中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56.
首次提出了交流电机绕组△/带尾△接法的换相变极的对称条件,并利用双极对槽号相位图对之进行了严密的论证。  相似文献   
57.
利用8XC196MX高档Intel16位单片机实现PWM型直流伺服控制。与8098型相比,这种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更丰富,指令执行时间短,中断自理增加了PTS,且采用窗口技术扩大直接寻址范围,丰富了片内外围,因此,采用这种单片机可提高系统实时性,简化接口硬件,提高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8.
根据把端部效应考虑在内的等值电路,建立直线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直线感应电机的恒转差频率控制的思想和实现方法,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恒转差频率控制的实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为了深入了解直线感应电机的端部效应,以提高其性能,建立了直线感应电动机理想的一维数学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导出气隙方程的解,分析了模型的解及相关参数与磁场和推力的关系.分析表明:直线感应电动机高速运动时的端部效应主要由入端效应波引起,可采取增加电机极数,增大电机的次级电阻、气隙和电源频率,采用双层绕组或增加补偿绕组等措施,减轻端部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为了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电机系统状态,实现对电机故障模式的自动识别与准确诊断,将信息融合技术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电机故障诊断系统。在数据融合级上,将故障特征量进行分类处理,然后,采用多层神经网络进行故障特征级融合与电机故障的局部诊断,获得彼此独立的证据,再运用DempserShafer(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对各证据进行融合,最终,实现对电机故障的准确诊断。诊断测试试验证明:该诊断系统提高了电机故障诊断的精度,并能满足诊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