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6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464篇
系统科学   597篇
丛书文集   286篇
教育与普及   2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5篇
现状及发展   13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1598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636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787篇
  2011年   906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为了使出行成本更加符合出行者的认知规律,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模拟出行成本,个体特征及出行决策之间的影响关系.引入敏感系数调整服务属性在出行成本中的贡献率,利用出行意愿调查数据对敏感系数进行标定.考虑出行者对抵达时刻的选择偏好,假设行程时间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对最佳出发时刻及期望出行成本进行寻优求解,结果表明它取决于期望到达时刻,行程时间的期望值及方差,出行者对早到损失及晚到延误损失时间成本的相对大小.研究成果可为制定个性化及最优化出行决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An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s engineering approach is used to analyze fire and explosive critical incidents, a growing concern in urban communities. A feed-forward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models the damages arising from these critical incidents. The overall goal is to promote fire safety and sustainable security. The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s engineering prediction model uses a fully connected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 and considers a number of factors related to the fire or explosive incident including the type of property affected, the time of day, and the ignition source. The network was trained on a large number of critical incident records reported in Toronto, Canada between 2000 and 2006. Our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s engineering approach can help emergency responders by improving critical incident analysis, sustainable security, and fire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43.
针对航天器入轨段,如何从多组初始轨道中选择一组最优轨道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选优算法.根据航天器初始轨道的设计特点,创新地利用标称轨道作为属性基向量,解决了比较数列的生成问题,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初始轨道选优决策数学模型以及求解的七个基本步骤,最后以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仿真算例,验证了数学模型和选优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4.
基于人体生理特性、人体测量和作业空间设计的分析研究,利用CATIA软件建立虚拟模拟环境,进行精确的企业现场人员作业仿真,对人员操作进行人因分析,并进一步优化人员操作,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动作疲劳,获得最佳的人员作业标准.以国内某制造企业相关工位的作业为例,通过仿真、分析和优化,提出了作业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作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动作经济原则和操作舒适性原则,提高了工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5.
鲁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临沂市1991、1996、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模型,对临沂市14a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5年间临沂市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农业用地结构发生变化,园地变化速度最快,与1991年相比,增长率达48.35%,林地有所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居民点与工矿用地1996~2000年间动态变化率相对较小;1991、1996、2000、2005年临沂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67.86、268.89、270.47、276.61,土地呈现高度开发利用状态。政策因素、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都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46.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持续农业内涵的阐述及对建国50年来我国农业不可持续因素的分析,探讨了面向21世纪适于我国国情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并概述其主要农业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47.
基于知识的产品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基于分布式广义知识库系统支持的产品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基础层、应用层和决策层。研究基于知识的工程系统支持CAD协同、产品信息建模及可视化仿真的方法,系统论述各层次的设计数据管理和交换机制。在基于知识的工程环境下,研制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给出断路器开发实例,实现其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的数据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48.
准确的预测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能够为节假日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利用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建立了LSTM-SVR 预测模型,利用BP 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再将LSTM 捕获的数据特征输入SVR 回归层中实现交通流预测。选取“ 十一” 黄金周前后时段,利用位于丽江市的交调站流量监测数据对LSTM-SVR 模型进行验证,并将LSTM-SVR 模型与其它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发现LSTM-SVR 模型在节假日不同时段、天气、流量状态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9.
面向软件过程改进的工作流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春霞  李文立  李旭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1):2501-2506,2510
本文的研究从深度上涉及方法学、技术和工具层面,从广度上涉及过程、产品、资源、组织和度量。工作流仿真可以贯穿于软件过程改进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技术层面,提出一个支持软件过程改进的工作流实施框架,其中包括四个反馈环节来实现改进。进一步提出指导建模的软件工作流元模型,它将度量和过程改进的几个要素结合到一起,便于仿真评价,并且利用对象约束语言形式化描述模型实体本身和实体间的完整性约束关系。针对工具层面,给出了基于ECA规则的工作流模型定义和仿真引擎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就一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实例,依据过程度量指标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0.
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水资源系统工程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水资源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指出水资源系统工程的实质就是处理各种水资源系统问题的方法论,据此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工程新的理论框架,它由水资源系统优化方法、建模方法、预测方法、模拟方法、评价方法和决策分析方法组成.该理论框架在各种应用系统工程研究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