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24篇 |
免费 | 1219篇 |
国内免费 | 93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66篇 |
丛书文集 | 386篇 |
教育与普及 | 14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7篇 |
现状及发展 | 127篇 |
综合类 | 137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87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273篇 |
2021年 | 297篇 |
2020年 | 271篇 |
2019年 | 262篇 |
2018年 | 256篇 |
2017年 | 319篇 |
2016年 | 352篇 |
2015年 | 394篇 |
2014年 | 632篇 |
2013年 | 501篇 |
2012年 | 807篇 |
2011年 | 837篇 |
2010年 | 612篇 |
2009年 | 701篇 |
2008年 | 636篇 |
2007年 | 905篇 |
2006年 | 753篇 |
2005年 | 630篇 |
2004年 | 555篇 |
2003年 | 533篇 |
2002年 | 512篇 |
2001年 | 432篇 |
2000年 | 386篇 |
1999年 | 347篇 |
1998年 | 271篇 |
1997年 | 301篇 |
1996年 | 218篇 |
1995年 | 223篇 |
1994年 | 223篇 |
1993年 | 196篇 |
1992年 | 218篇 |
1991年 | 167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59篇 |
1988年 | 122篇 |
1987年 | 84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框架结构典型梁柱节点的抗连续倒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传统栓焊(WUFB)节点、盖板式(WCPF)和狗骨式(RBS)节点在连续倒塌过程中的失效过程,并从能量角度推导了3种节点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盖板式节点的转动刚度大、拉结能力强,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承载力均很高,结构的吸能能力好,抗连续倒塌性能优越;狗骨式节点的转动能力强,结构的悬链线效应和吸能能力提高,但结构的外力功增大,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略有降低.梁柱节点在连续倒塌工况中和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差异大,连续倒塌工况下节点的极限转角远高于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转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2.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缺点,而地下储气洞室是压气储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开挖并施作内衬的硬岩洞室因受地质条件限制小、适应范围广、气密性和稳定性好而受到关注.研究了内衬混凝土渗透率对洞室气密性的影响,基于达西定律,推导了计算储气洞室气体泄漏量的理论公式,获得了典型压缩空气储能压力条件下洞室内部气体的泄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衬砌渗透率、衬砌厚度和洞室形状三种因素对气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洞室内压8 MPa的情况下,利用P8等级的抗渗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内衬,可以使洞室内气体日泄漏量低于1%,满足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运行要求.同时,气体泄漏量随着内衬渗透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相同的渗透率条件下气体泄漏量随衬砌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容积条件下,圆柱形地下储气库的密封效果好于球形洞室.研究结果证明内衬硬岩洞室作为压缩空气的地下储气库在理论上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3 MW储能规模为例,建立水平地层埋深800 m、渗透率0.5×10~(-12)m~2的压缩空气地下含水层储能模型,对初始气囊及系统循环过程中压力、气相饱和度、系统循环次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历完整一次循环后,地层中压力和气相饱和度变化较小;随着循环的继续,地层中可供储能释能循环的有效气相体积缓慢减少;周循环过程压力变化范围较大,对储能系统要求较高.含水层作为储气库进行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可行性,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进行相应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与海平面异常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及Hilbert-Huang变换等统计方法,分析热带印度洋的海表面温度(SST)与海平面高度异常(SLA)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MI)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和SLA的相关性分析,得出IOD与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此外,IOD与海平面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对IOD爆发年的DMI以及海平面变化的分析,证实IOD具有季节锁相的重要特征,并探讨了该季节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IOD事件与海平面的变化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真空负压加固过程中引起的工程破坏、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土体渗流特性、渗流固结机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方法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并存在很多争议。指出今后需要研究的关键工作,如负压状态下地下水位测试新技术、土体渗流固结作用机理、真空度有效传递范围、\"0\"压面变化规律等。 相似文献
106.
根据疏勒河流域花海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水文地质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拟合近十年的地下水水位,对模型进行识别与校验,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20年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350.52万m~3/a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水位略有回升,在2 009.86万m~3/a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最大降幅达6 m;高强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灌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区内东南部受影响尤为明显,会引起一系列生态及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7.
通过11根木梁的静力受弯试验,研究燕尾榫样式对榫卯接长木梁加固后的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加固前榫卯接长木梁承载力较低,仅为完整木梁的1.00%~2.62%,经CFRP布加固后其抗弯承载力可提高至完整木梁的50%~83.33%;旋转90°后,传统燕尾榫进行榫卯接长和采用榫头带榫肩接长,其抗弯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提高.燕尾榫榫头斜率从0.1变化至0.3,木梁的抗弯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随之提高,其抗弯承载力分别可达完整木梁的71.43%~83.33%,能量吸收能力分别达完整木梁的43.01%~61.33%.当燕尾榫榫头长度超过传统燕尾榫榫头长度时,其抗弯承载力、能量吸收能力和刚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分析黄土地区深基坑的工程特点以及地下水位对基坑工程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的长期监测结果,总结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并用于地下水控制的实际指导中。 相似文献
109.
发展分布式光伏扶贫促进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以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光伏扶贫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当前国内分布式光伏扶贫的发展形势和方向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贫困原因以及发展分布式光伏扶贫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村级大棚电站和光伏移民村两个分布式光伏扶贫示范基地的建设内容、预期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内蒙古类似区域发展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0.
以广西2005—2014年的碳排放数据为基础,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分解法对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并分析了广西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广西人均碳排放不断增长,经济发展是主要驱动力,但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人均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广西碳减排潜力最大的是工业部门,重点是高耗能行业.最后针对广西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出了优先排序和分阶段实施碳减排的低碳发展策略,并从技术、管理、经济和能源结构以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