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黄山汤口镇两栖动物区系及其资源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连续四年的调查发现黄山汤口镇海拔 40 0~ 60 0m区域内 ,现存两栖动物 17种 ,分属 2目 7科 ,占安徽省全部两栖类的 60 .71% ,其中两种属广布种 ,其余全部为东洋界种 .武夷湍蛙和花臭蛙是该地的优势种 ,棘胸蛙、三港雨蛙已成为稀有种 ,凹耳蛙为黄山特有种 .资源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若部分物种得不到有效保护 ,在近年内极有可能继阔褶蛙之后这几种两栖动物可能就从该地消失 .  相似文献   
32.
雷电是威胁自然和文化遗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正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防止或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使用统计软件对黄山闪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与黄山地质地貌、雷电环境等相关的雷电活动规律及其可能对黄山松和游客的影响,利用IEC的方法并进行改进,以龙爪松为例,给出相关风险分析值.研究表明:龙爪松引起的人身伤亡风险较大,超过允许值.风险原因主要为若雷电直接击中龙爪松,由于旁络闪击及雷击的机械作用导致树木爆裂伤人,同时还有雷击引起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而龙爪松遭雷击起火或爆裂引起的损毁风险较小,将会达到数百年一遇的几率.评估结果对黄山游客雷电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类似风景区的防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黄山风景区经过30余年基于数量扩展型模式的发展,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这种模式本身的局限性,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较短、人均消费水平较低、门票经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游客满意度下降等问题制约了黄山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十二五"期间,黄山必须进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提升"龙头"定位,狠抓黄山旅游的国际化;拓展运营空间,进行大黄山旅游开发;大力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提升文化旅游内涵与品位;充分发挥名牌优势,积极开发特种旅游产品;低碳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推行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实现黄山旅游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新疆黄山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热侵位于下石炭统干洞组变余砂岩、砂质灰岩、细碧玢岩中。杂岩体分为三个侵入期,其中第二期岩石构成了黄山岩体主体。分异较好,由下向上、由西向东可分出辉石橄榄岩相、橄榄二辉岩相、二辉岩相、苏长辉长岩相、辉长岩相。杂岩体是原始岩浆经过深部液态分异和金属硫化物熔离后的派生岩浆结晶形成。这种派生岩浆具富镁、贫碱、低钙特征,归属于橄榄拉斑玄武岩系列。杂岩体结晶温度为1500—860℃,压力为0.26—0.250GPa,fo_2为10~(-11)—10~(-13)。  相似文献   
35.
徽州古民居旅游发展路径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民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徽州文化区域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特色显著、分布广泛的古民居,已构成区域旅游重要的吸引物,目前徽州古民居的破坏严重,旅游开发处于粗放型的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徽州古民居保存和旅游开发的具体现状,对开展古民居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古民居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6.
黄山微毛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Horn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黄山微毛樱群落13种重要乔木和16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乔木层中,微毛樱和白檀生态位宽度较大,Bi(Levins生态宽度)和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42、0.884和0.939、0.730,而黄山松和小叶白辛树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总数的60.3%;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8对,占总数的35.9%;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灌木层中,白檀的幼树、伞八仙和华空木为优势种,其Bi和Ba分别为0.872、0.862,0.799、0.742和0.689、0.587,而鸡桑、锐齿臭樱和棣棠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67对,占总数的55.8%;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48对,占总数的40.0%;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5对。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微毛樱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群落小气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似生境要求或相似生物学特征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  相似文献   
37.
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内,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根据林分组成及生境的差异,设置样地5块,分别测定胸径大于2.5cm以上的木本植物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在每个5m×5m样方的左下角划出1m×1m小样方,记载草本层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度和总盖度。根据各层片植物的重要值,划分群落类型。结果将黄山松群落划分为5个群丛,并对每个群丛类型的外观、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黄山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黄山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黄山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学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9.
黄山景观生态环境的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黄山六大景区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十分接近,证明层次分析法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以黄山市三区四县的地名为研究对象,在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263个地名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方法对黄山市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制图表达,并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黄山市地名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徽州方志丛书分析了黄山市不同类型地名景观空间分异的成因.结果表明:黄山市地名以自然景观类地名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徽州地域文化.黄山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因素)决定了不同类型景观的地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分布在黄山市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区,呈现出与自然地理特征高度吻合的特征;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黄山市中部,呈现出沿盆地(谷地)集聚,且与人口分布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