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21篇
系统科学   86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57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井下煤层水力压裂裂缝导向机理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井下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无序导致抽采效率低的问题,提出水力压裂裂缝导向方法,即采用高压水射流割定向缝导向裂缝起裂及扩展。在压裂孔周边合理布置导向钻孔,压裂孔及导向钻孔均采用水射流割缝技术在煤孔中形成定向缝隙。在地应力作用下缝隙尖端形成剪切破坏区,在内水压的作用下裂缝在缝隙尖端起裂;通过计算射流割缝缝隙水平延长方向最大主应力方向得出,裂缝在尖端起裂后沿水平方向延伸;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裂缝导向技术工艺,即钻孔布置工艺、封孔工艺及压裂工艺,并成功应用于典型低透气性煤层;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导向裂缝的延伸,压裂半径为25 m以上;抽采数据表明瓦斯抽放平均浓度为68%,单孔平均抽放纯量为0.037m3/min;采用裂缝导向技术后相比普通孔瓦斯抽放纯量提高了11.26倍,抽放浓度提高了2.12倍。  相似文献   
992.
以热害矿井风流为研究对象,建立能量平衡方程,通过理论推导出非稳定多股流冷负荷表达式、稳流冷负荷表达式、稳定流忽略动能变化、忽略势能变化、忽略风机做功影响等5种情况下冷负荷表达式,推导了井下湿空气焓变的表达式和围岩散热计算过程,案例分析和计算矿井冷负荷,对热害矿井治理和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境、信息、管理、文化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本质安全化的目标.根据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用于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级综合评价模型,对神东补连塔煤矿和平煤天安十二矿进行了本质安全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煤矿企业实际基本吻合,此方法比较好的解决了系统多指标的综合问题.可广泛应用在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94.
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中岭煤矿11031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将该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划分为开采层、邻近层和采空区3部分,结合该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对所采用的穿层钻孔、扇形钻孔、交叉钻孔、高位钻孔、大直径钻孔、采空区埋管和专用回风巷7种瓦斯抽放方法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采用分源治理原则在三维空间实施综合治理方案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为合理利用盐矿企业的废弃物,研制了一种利用盐矿企业废弃物生产防水材料的配方.该配方由CM201弹性防水丙烯酸乳液、氟树脂、TC-WT钛酸酯偶联剂、经预处理的废弃物等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防水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98 MPa;不透水性为0.3MPa,30 min:黏结性≥0.2 MPa.  相似文献   
996.
北洺河铁矿开采沉陷预计及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北洺河铁矿覆岩整体性差的特点,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概率积分法的MSDAS-GIS系统应用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金属矿山的开采沉陷预计.通过GIS建模全面反映矿区的三维地理、地质信息及其内在属性,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显示功能对理论预计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直观反映出开采沉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997.
杨妮妮 《江西科学》2008,26(6):969-972
针对煤矿开采后遗留下大量未做处理的地下采空区可能引起地质灾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及电阻率三维有限元正演模拟的方法,通过建立采空区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进一步说明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煤矿地下采空区探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Based on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 of aluminum (AI), an improve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dentifying the mod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coal-derived particulate matter actually have three modes, rather than just mere two. The ultrafine mode is mainly generated through the vaporization and condensation processes. The coarse mode is primarily formed by the coalescence of molten minerals, while the newly-found central mode is attributed to the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 or adsorption of vaporized species on fine residual ash particles.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 of sulfur (S)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AI in identifying three particle m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can the number of particle modes be identified in the mass fraction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AI but also can their size boundaries be more accurately defined. This method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 elucidating particl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气相色谱设备实验研究了国内4种煤在热解及燃烧过程中煤中燃料氮向N2的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的热解过程中,燃料氮能够转化为N2,煤种不同,N2的转化率也不同;神木煤氮的N2转化率最高,焦作煤最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燃料氮的N2转化率升高;在煤燃烧过程中,燃料氮同样能够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N2,转化率同样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燃烧温度达到1 100℃时,除神木煤外,其他煤中燃料氮的N2转化率均有明显下降;无论是热解还是燃烧,所研究煤中的矿物质均能够促进燃料氮向N2的转化;无论脱灰与否,低温燃烧时燃料氮的N2转化率远比低温热解时高,但在1 100℃下的热解与燃烧时,N2转化率与煤种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中国煤矿安全工作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而近年来,中国的煤矿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当前中国煤矿安全工作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够为中国煤矿安全状况的改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