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21篇
系统科学   86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57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通过大比例平面应变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单式和复式桁架支护方式在特大断面煤巷中的支护效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单式和复式桁架锚杆对大断面煤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但各有其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02.
提供了一种根据实际工作位置需要.确定采(?)机内喷雾系统滚筒叶片上的喷(?)在展开图上方向的计算方法.安照这种方法加工的喷嘴喷出的水雾,能准确对准齿尖,从而达到最佳的灭尘效果.  相似文献   
103.
论述了存在于矿井空气中两种状态的瓦斯气体所具有的上升运动或趋势的作用因素。矿井空气中局部瓦斯或局部较高浓度瓦斯的气体对象,由于存在小于周围环境气体的密度差,会在浮力作用下浮升;矿井空气中的瓦斯气体分子在压强梯度的作用下产生压强扩散,通常由于空气重力产生方向向下的压强梯度,瓦斯气体分子具有上升的运动或趋势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三维动态热模型探讨了高炉内软熔带的形态及形成位置。实验结果表明,随中心矿焦比降低,软熔带形状由W型向倒V型转变。当采用中心加焦布料方式时能形成充分发展的倒V型软熔带。总矿焦比增加时,软熔带顶点降低,根部升高,形状度I增大,无因次高度h顶减少,料柱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105.
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华北型煤田内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其分布规律,依其导水性把陷落柱划分为三大水文地质类型,指出多数是隔水的,但若形成较新或处于强径流带及集中排泄带,可成为矿床充水通道,勿通奥灰水进入矿坑,发生突水淹井事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分析了矿井排水装置传统的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选型设计方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一种新型的、更加完善的优化选型设计法  相似文献   
107.
采用NaOH/HCl处理脱除煤中矿物质及硫是一种制备化学精煤的有效。对帮物质与硫脱除的影响因素及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碱处理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碱浓度,煤的粒度,液固化及反应时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广西煤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不同产地、不同时代、不同煤种的煤灰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未变质煤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呈右倾斜“V”型曲线,北美页岩标准化图呈近水平直线,煤中稀土元素没有发生分离和迁移。区域变质煤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呈右倾斜的“V”型曲线,煤中稀土元素受后期热水溶液影响发生轻微迁移,向富重稀土方向演化。热液变质煤中稀土元素发生了强烈的分离和迁移;煤变质程度越高,时代越早,煤中稀土元素的分离和迁移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规律和特征,介绍综放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根据鸡西煤的煤质特点、煤岩特征及变质特征.作者采用了煤岩学配煤方法,对小焦炉配煤和半工业性配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惰性成分合量变化都明显地影响焦炭的质量.当煤级分散系数f≤0.35,惰性成分(质量分数)小于20%时,可做为合适的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