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14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析了“构建—整合”的边疆发展模式的历史和现实依据,认为“构建—整合”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边疆治理政策的重大创新,必将对边疆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在男权社会中,两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原本就不一样。男性诗词所反映出的女性情感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体验,古典诗词中的女性话题永远属于男性中心的范畴。女性诗词所反映的女性情感则是她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本文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女性诗词的分析,指出女性情感的特点和主叹调。  相似文献   
63.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本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据此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全面推动小康社会进步。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4.
行政改革通常是一个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在行政改革中 ,引入与二者互动息息相关的社会资本理论 ,有助于深入地了解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社会内涵 ,建立起社会各部门、各行动主体在公共事务管理中良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5.
法律移植以理解为前提 ,理解是视域的融合 ;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难与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的视域融合 ,因为二者有着实质性差异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中国培植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所需要的文化生态环境———商业社会。  相似文献   
66.
从统计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内涵的阐述,提出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利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全面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7.
小康社会与小康家庭的定量研究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家庭层面给出,小康家庭识别模型由一级、二级指标和测量要素来刻划,用属性识别的数学方法给出定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68.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以“物”为本的增长方式转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9.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为了探讨内地游客对香港旅游感知及评价,利用内容分析法,以去哪儿网上114篇有关香港的网络游记为研究样本,借助Rost-CM6进行文本分析,从区划名称、旅游景点、交通、住宿、美食及购物等方面,对赴港内地游客的旅游感知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香港旅游的情感评价;研究发现:内地游客对香港旅游感知,主要是香港城市旅游景区,其次是行政区划,而后依次是交通、美食、住宿及购物,且对香港具有丰富且积极的情感评价。  相似文献   
70.
Ankeny and Leonelli (2016) propose “repertoires” as a new way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ty of certain research programs as well as scientific change in general. By bringing a more complete range of social, material, and epistemic elements into one framework, they position their work as a correction to the Kuhnian impulse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other areas of science studies. I argue that this “post-Kuhnian” move is not complete, and that repertoires maintain an internalist perspective. Comparison with an alternative framework, the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 of Jasanoff and Kim (2015), illustrates precisely which elements of practice are externalized by Ankeny and Leonelli. Specifically, repertoires discount the role of audience, without whom the repertoires of science are unintelligible, and lack an explicit place for ethical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which provide meaning for otherwise mechanical promotion of particular research programs. This comparison reveals, I suggest, two distinct modes of scholarship, one internalist and the other critical. While repertoires can be modified to meet the needs of critical STS scholars and to completely reject Kuhn's internalism, whether or not we do so depends on what we want our scholarship to achie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