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18篇 |
综合类 | 17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论三种独特的科学理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方法的诸多门类中,思辨方法、历史方法、诠释方法是较少论及的三种独特的科学方法,它们属于理性方法的范畴。本文就它们的内涵、意义、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等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韩国各时代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原因,着重介绍了韩国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析了韩国建筑文化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3.
人类活动与黄河三角洲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学角度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影响。一方面,黄河流域高原产沙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着入黄泥沙数量和河口地区堆积方式;另一方面,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人工改造、引水引沙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控制着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模式和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4.
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朱士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537-540
为了提高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理论水平,依据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对当前我国古代都城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历史地理学在对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中所具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在古都、古城研究以及在推进古都、古城所在城镇之建设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面所特具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王建平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2):109-112
郭沫若的历史剧塑了许多动人心旌的女性形象,本文认为:这些女性形象既异彩纷呈,又被高度心灵化了,既具有女性特征,又富有英雄气质,既有作者的影子,又贯注着时代精神,她们一会我们表现着历史,一方面又为我们照示着未来,显示出美的深永魅力。 相似文献
136.
始终保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镒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6):11-14
共产党由科学理论所武装,以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作为它的物质基础,为全人类一直追求的美好目标而奋斗,因此,先进性是它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具体的共产党组织有没有先进性,要看他能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能不能带领人民朝着人民向往的美好目标前进,能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三个代表”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解决现时的问题,才可能保持先进性。共产党的先进性也是具体的,它表现在具体地区、具体部门,具体的工作中,也从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上表现出来。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学习和继承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关键要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137.
赖翅萍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62-64
本文针对几十年来解读者由于解读文本方法的陈旧与单一,以马、思、列、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为纲,受共产主义阵营必须对资本主义文明全面否定和批判的极"左"观念的影响,对鲁迅名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解读存在的误读和片面,独辟蹊径地从哲学的思维和方法的层面去重读,从而较为全面地客观地把握了杂文中的恢弘瞻富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也由此把握了鲁迅早期思想中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38.
王炜民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19(1):5-11
黎虎先生从事高等教育近半个世纪,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史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绩卓著,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著名史学家。纵观黎虎先生的学术道路。依其研究重心的变化和主要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集中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确立了学术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研究领域扩大到秦汉至唐代。完成了《汉唐外交制度史》、《汉唐饮食文化史》等多项开创性的力作。推进了学术发展。黎虎先生主编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是一部属于中国现代史范畴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著作,是一项特殊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39.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析刑讯逼供行为,认为其产生的终极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条件和生产关系,指出不能企望在短期内杜绝刑讯逼供行为,而是要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用先进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去教育规范侦查人员,才可能逐步减少直至消灭刑讯逼供行为。 相似文献
140.
魏晓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3):70-73
在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创新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他们的素质特征基础上,由此提出深入解析古代的创新人物,对推进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