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6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583篇
系统科学   361篇
丛书文集   320篇
教育与普及   1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86篇
综合类   14265篇
自然研究   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34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935篇
  2005年   781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研究了一种用于热水锅炉给水系统的水处理方法 ,既能除氧又能防垢 ,并深入探讨了防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2.
为探讨集雨微灌对春小麦产量、灌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1年在黄土高原西北部进行了灌水方式(管灌、滴灌和微喷灌3个水平)和灌水量(0,22.5,45.0,67.5mm4个水平)二因素试验,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前期灌水,结果表明:尽管灌水方式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从产量表现来看,其大小顺序依次是微喷灌、滴灌、管灌和对照;灌水量和互作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水有增加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干粒重的趋势;随灌水量的增加,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减小,而穗数对产量的贡献增加,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表现在这一过程中,补灌能增加小麦的最大灌浆速率.作物田间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补灌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微喷灌67.5mm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供水效率以微喷灌45.0,67.5mm处理为高。  相似文献   
193.
恒压供水模糊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控制器依据恒压供水的工作过程,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硬件设计,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器达到了设计指标,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4.
变频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节能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小型二次加压水厂为例,分析了变频调速技术在自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节能原理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介绍了一种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5.
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下水水位的时空演化、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和演化、地下水埋藏条件的演化以及地下水流场的变异等方面,分析总结出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动力环境的演化规律;指出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6.
采用断裂力学中的四点弯曲试验法 ,对 Zr O_2 陶瓷材料分别在大气、水环境中的静疲劳和循环疲劳破坏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试验片断裂面的微细组织进行观察 ,分析并阐明了造成材料疲劳断裂的机理 .结果表明 ,相同应力条件下 ,材料在水环境中的疲劳寿命比大气环境中低以及循环疲劳对材料的疲劳寿命起到劣化作用 ,该劣化作用可以认为是由于循环应力使得微裂纹增加和扩展造成的 .  相似文献   
197.
采用zorbaxSIL色谱柱、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阔草清除草剂在玉米田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建立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阔草清在土壤、玉米籽粒、植株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00%~96.80%,90.30%~93.50%和84.20%~94.20%,阔草清在土壤中的半衰期(t1/2)吉林为12.1d。山东为20d,山东为20d,降解速度较慢;在植株中半衰期(t1/2)吉林为4.3h,山东为5.5h,降解较快。但在收获的土壤、玉米和植株中均未检出。说明其残留污染性很小,可以在玉米田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8.
合成了四种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22H45N(CH3)2C2H5Br(二十二烷基乙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2C4H9Br(二十二烷基丁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2C8H17Br(二十二烷基辛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2C12H25Br(二十二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并考察了其对Rh-TPPTS[TPPTS:P(m—C6H4SO3Na)3]催化的水—有机两相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添加含有疏水长链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后,反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9.
采用TiO2光催化剂对河水中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用光催化剂TiO2对西清河废水进行了废水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COD、色度的去除率逐渐增大, 但当其用量超过0.5g时,COD、色度的去除率增加缓慢,超过0.6g时开始下降;当pH<6.5时,随着pH值降低,当pH>6.5时,随着pH值升高,COD、色度去除率均降低;随着光照时间延长,COD、色度去除率逐渐升高,但当光照时间超过 10h 后, COD、色度去除率升高幅度非常缓慢.当催化剂用量为0.6g、 pH =6.5、光照12 h时,西清河废水的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5.0%、78.5%.  相似文献   
200.
BP网络应用于黄河水质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黄河兰州段水质指标浓度时间序列作为学习样本,选取了DO、COD、氨氮、重金属离子等l0项指标作为输出参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中的Levenberg—Marguardt优化算法对学习样本优化建模,将优化好的网络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BP网络可以很好地用于黄河水质指标值及水质类别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