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7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一类新型壳聚糖改性聚合物絮凝剂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通氮气条件下,使壳聚糖和丙烯酰胺于70-80℃下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得一类新型壳聚糖改性聚合物絮凝剂(CAM);对其絮凝性能,络合重金属离子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造纸废水的絮凝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条件下,CAM具有很强的絮凝能力和对重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与硫酸铝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硫酸铝的存在可大大提高CAM的絮凝能力,该絮凝剂特别适用于含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混合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32.
设计合成了一类侧链上含有邻苯二酚基团的N-炔丙基酰胺螺旋聚合物,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的Fe(Ⅲ), Ni(Ⅱ)和Cu(Ⅱ) 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存在竞争吸附,三者的竞争吸附关系为Fe(Ⅲ)>Cu(Ⅱ)>Ni(Ⅱ);共聚物吸附Fe(Ⅲ)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吸附后所形成的Fe(Ⅲ)络合物中,聚合物的二级结构随Fe(Ⅲ)的吸附量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存在定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3.
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 PM2.5和 PM10成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市城区2012年夏季大气对气溶胶进行每日PM2.5和PM10石英膜采样,得到了可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和16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并结合气象观测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2.5质量浓度为9.58~210.42μg·m-3,平均值102.81μg·m-3;PM10质量浓度为33.75~288.33μg·m-3,平均值159.66μg·m-3.PM2.5和PM10质量浓度都与采样点能见度、风速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质子荧光分析(PIXE)结果显示,S、K、Ca和Fe在PIXE可分析元素中含量较高,在PM2.5和PM10都占89%.且元素Ca、Ti、Sc、Cr、Fe主要存在于粗粒子(PM2.5~10)中,而元素S、Cu、Zn、As、Br、Pb主要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富集因子分析表明,元素K、Ca、Ti、V、Mn、Ni主要为地壳来源,元素S、Cl、Cu、Zn、As、Br、Pb主要来自于人为源.SO2-4、NO-3、NH+43种可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占PM2.5浓度的43.5%,占PM10浓度的25.4%.  相似文献   
134.
合成了苯并15冠5冠醚配合物:[K(B15C5)2]2[Hg2(SCN)6],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数据:a=1.119 6(4),b=1.392 6(4),c=1.393 6(4)nm,α=70.803(4)°,β=68.992(5)°,γ=78.498(6)°,υ=1.906 3(10)nm3,z=2,Dcalc=1.656 Mg·m-3,F(000)=948,R1=0.042 8,wR2=0.114 5.配合物由两个[K(B15C5)2]+配阳离子和一个[Hg2(SCN)6]2-配阴离子组成.每个汞原子与三个SCN基团的S原子配位成键,每个汞原子另外配位位置被SCN基团N占据,这样每个汞原子通过SCN基团搭桥成键,从而形成二聚体结构.K+与2个冠醚环10个氧原子成键而形成夹心型结构.两个苯并15冠5的苯环相对钾原子呈顺式排列.  相似文献   
135.
生物膜的驯化及其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生物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不同温度、pH和不同浓度的不同驯化剂(铁离子、锰离子、羧甲基壳聚糖)存在条件下分别驯化生物膜,并对比生物膜对水体中铅离子的耐受性和吸附性.实验表明:驯化剂羧甲基壳聚糖好于锰离子,锰离子好于铁离子;当t=22℃、pH=6.5时,0.2g/L羧甲基壳聚糖驯化的生物膜对铅离子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去除率高达98.3%;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线均能很好地描述生物膜对铅吸附的热力学过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速率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6.
微污染水源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饮用水源中的微量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存在于常量的碱金属、碱土金属与 Fe,Mn等过渡金属背景下的特点 ,提出了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工艺。文中讨论了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重金属及有机物的原理和特点 ,并用14种国产弱碱阴树脂研究了去除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弱碱阴树脂对苯酚的去除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 ,并可通过表面络合作用去除 Hg2 ,Cd2 。弱碱阴树脂确实能有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重金属 (Hg2 ,Cd2 )及有机物 (苯酚 ) ,并能使出水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7.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并通过实验测试了衰减距离、摩擦、风速、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对材料产生负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周围生活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小于500个/cm^2,外界空气负离子浓度大于1500个/cm^2,空气负离子在环境中的衰减距离为20cm左右.当临界风速处于3m/s-10m/s之间,风速的摩擦可以产生负离子;相对于摩擦,温度、湿度的变化对材料产生负离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8.
以含有双温非热离子的无磁化热尘埃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约化摄动方法得到了描述有限小振幅波动的KP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尘埃流体的温度及两种不同温度满足非热分布的离子会严重影响和改变着尘埃声孤波的类型与结构,系统中既可能出现稀疏形孤波也可能出现压缩形孤波,而且,孤波的振幅与宽度亦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9.
汞污染对水鳖的毒害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Hg^2+溶液培育水鳖,研究Hg^2+对水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CAT、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加,水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CAT活性逐渐减小,而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先升后降。研究表明,Hg^2+处理破坏了水鳖叶片中的抗氧化酶系,造成活性氧过量积累,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140.
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的24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11.53 mg/L、10.15 mg/L、6.56 mg/L、6.09 mg/L;Cr6+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1.48 mg/L、24.31 mg/L、23.01 mg/L、23.01 mg/L;Cu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75 mg/L、1.55 mg/L、1.30 mg/L、1.06 mg/L;Hg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0.098 8 mg/L、0.098 1 mg/L、0.089 2 mg/L,0.0742 mg/L。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致毒特征、对黑鲷幼鱼早期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评价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