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22篇 |
免费 | 378篇 |
国内免费 | 104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14篇 |
丛书文集 | 416篇 |
教育与普及 | 8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03篇 |
现状及发展 | 179篇 |
综合类 | 12150篇 |
自然研究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120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91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610篇 |
2013年 | 459篇 |
2012年 | 695篇 |
2011年 | 892篇 |
2010年 | 672篇 |
2009年 | 745篇 |
2008年 | 762篇 |
2007年 | 964篇 |
2006年 | 903篇 |
2005年 | 797篇 |
2004年 | 681篇 |
2003年 | 598篇 |
2002年 | 523篇 |
2001年 | 447篇 |
2000年 | 379篇 |
1999年 | 242篇 |
1998年 | 243篇 |
1997年 | 237篇 |
1996年 | 247篇 |
1995年 | 225篇 |
1994年 | 168篇 |
1993年 | 189篇 |
1992年 | 195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69篇 |
1989年 | 165篇 |
1988年 | 114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考虑三维多项式微分系统x=-y(1+x)+ε(ax+F(x,y,z)),y=x(1+x)+ε(ay+c(x,y,z)),z=ε(cz+R(x,y,z))(F(0,0,z)=0,G(0,0,z)=0),利用一阶平均理论得到上面系统可以从x=-y(1+x),y=x(1+x),z=0的周期轨中分支出n2个极限环,最后用一个例子展示主要结果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R/S-不对称硫取代铀酰-salophen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Λ/V-型两种非对映异构体。以Λ/V-型两种非对映异构体为受体探讨了它们与客体分子RRS/SSR-3,5-二甲基-2-(3-氟苯基)-2-吗啉醇的配位作用以及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由R/S-不对称硫取代铀酰-salophen的非对映异构体与客体分子所形成的配合物间的几何构型、Wiberg键序、红外光谱等参数差别不大,但在真空和水、丙酮、甲苯溶剂环境条件下,Λ/V-R型受体比Λ/V-S型受体对客体分子具有更好的对映选择性,且Λ-R型受体在真空和水、甲苯溶剂环境条件下,对客体分子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3.
利用美国Thorlabs公司生产的一种Ho3 :ZBLAN光纤,采用F-P腔型结构,在光纤长度为1.8 m时,获得了3μm和2μm波长的微弱级联振荡辐射。对于推动医用光纤激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4.
韩东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108-110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交际得以进行,交际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境相适应;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构成的交际语境。只有当交际的语言选择顺应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时,交际才能顺利,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而"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境顺应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5.
在股票价格过程和货币市场账户均受时滞影响时,利用无风险对冲原理和鞅定价原理,得到了标准欧式期权的价格公式.研究表明,时滞对期权价格公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6.
在常微分方程的全部内容中,线性系统部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其自身的理论已被研究得十分清楚外,同时线性系统又是讨论非线性系统的基础.利用线性空间理论进一步对常微分方程线性内容及方程求解做一些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7.
范凤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2-104
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能力本位、如何通过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维修电工课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素质、心理等方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8.
土壤水力侵蚀能量力学机理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力学和物质与能量原理,对土壤水力侵蚀这一自然地理现象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认为水动力作用是土壤水力侵蚀的根本原因;物质与能量守恒是土壤水力侵蚀的基本法则;侵蚀与沉积并存是土壤水力侵蚀的普遍规律。提出基于能量力学机理的3个土壤水力侵蚀的新理论,即侵蚀平衡理论、最大梯度理论和水流侵蚀力理论。指出按这种思想建立的数学模型能揭示土壤水力侵蚀的规律,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What have recently been dubbed two ‘miracles’ of general relativity—(1) that all non-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s are locally governed by Poincaré invariant dynamical laws; and (2) that, in the regime of experimental practice in which curvature effects may be ignored, the local Poincaré symmetries of the dynamical laws governing matter fields coincide with the local Poincaré symmetries of the dynamical metric field—remain unaccounted for in that theory. In this paper, I demonstrate that these two ‘miracles’ admit of a natural explanation in one particular successor theory to general relativity—namely, perturbative string theory. I argue that this poin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when considering both the ‘chronogeometricity’ (that is, the object in question being surveyed by rods and clocks built from matter fields) and spatiotemporal status of the dynamical metric field in both general relativity and perturbative string theory. 相似文献
14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duality in string theory: the indistinguishability with respect to all observables, of models attributing radically different radii to space—larger than the observable universe, or far smaller than the Planck length, say. Two interpretational branch points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First, whether duals are physically equivalent or not: by considering a duality of the familiar simple harmonic oscillator, I argue that they are. Unlike the oscillator, there are no measurements ‘outside’ string theory that could distinguish the duals. Second, whether duals agree or disagree on the radius of ‘target space’, the space in which strings evolve according to string theory. I argue for the latter position, because the alternative leaves it unknown what the radius is. Since duals are physically equivalent yet disagree on the radius of target space, it follows that the radius is indeterminate between them. Using an analysis of Brandenberger and Vafa (1989), I explain why—even so—space is observed to have a determinate, large radiu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observed, ‘phenomenal’ space is not target space, since a space cannot have both a determinate and indeterminate radius: instead phenomenal space must be a higher-level phenomenon, not fundamenta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