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21篇
系统科学   143篇
丛书文集   109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68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基于均匀设计思想的结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引进了均匀设计--一种仅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散布的试验设计方法.对均匀设计表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提出了余表的构想.余表提供了优化过程中可能的迭代方向,解决了搜索方向的问题.借助配方试验设计思想提出了配方设计表的设计方案,利用此方案探讨了最佳初始迭代点的选择问题.通过算例考察了体积约束条件下两端简支和两端固支轴向受压柱的屈曲优化问题,给出了优化后柱体的形状.结果表明,均匀设计思想可以用于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22.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综合负荷模型难以用机理模型描述的现状,构造了动态综合负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模糊推理和神经网络的优点,能很好地逼近动态负荷的模型输出.通过对已知实测建模数据的训练,分析了模糊神经网络负荷模型的前件参数、结论参数的辨识策略,阐述了模糊隶属度和模糊规则的形成过程.对负荷构成相异的4组实测变电站负荷数据,用其中1组建模数据进行训练,得出模糊模型结构和参数,用该模型去拟合其他3组数据,对模糊神经网络负荷模型的综合能力进行验证.实例表明,该模糊神经网络负荷模型不仅具有很强的自描述能力和收敛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综合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923.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deep pile caps and the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Four 1/10 scaled models of nine-pile caps were cast and tested on vertical loads to failure. The destruction shapes of pile cap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ad and displacement,and the internal stresses we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ailures of all the four models are resulted from punching shear; the internal flow of the forces in nine-pile caps can be approximated by "strut-and-tie" model. Furthermore,the failure loads of these specimens were predicted by some of the present design methods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loads.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trut-and-tie" model is a more reasonable design method for deep pile caps design.  相似文献   
924.
扭转近似计算建立在平面结构及楼板在自身平面内无限刚性这两个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先作平移下的内力分析,然后考虑扭转作用对内力及位移作修正.提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考虑扭转作用的剪力修正公式.公式简单实用,可用于水平地震作用下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扭转的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925.
针对交通荷载下土钉支护边坡的力学特征,将交通荷载简化为循环荷载,以室内模型试验为基础,基于Mohr-Coulomb准则,建立土钉支护动力稳定分析的弹塑性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加载频率为2 Hz,加载幅值为10-30 kPa.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位移随循环加载次数增加而增大,出现明显的累积效应,坡顶沉降出现沉降槽,累积效应不明显;土钉轴力的变化与位置有关,在动载下,靠近坡顶的轴力增加较大,但随着循环加载次数增加出现衰减效应,下部土钉轴力变化不大;室内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926.
温度与载荷对GH4169/5CrMnMo界面接触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传热学基本原理建立合理简化的热接触模犁.应用稳态法,通过自制的实验设备埘GH4169高温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的界面接触换热系数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接触换热系数的经验计算关系式,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界面温度变化范围为240-560℃,接触载荷能够达到15.68 MPa;接触换热系数随界面温度和接触载荷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但在320℃和470℃附近出现换热系数的极小值,温度与载荷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材料热物性及力学性能间接实现的;经验计算关系式满足幂律关系,引入修正系数a和δ后,能够合理地预测接触换热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927.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机组负荷优化分配作为一种可提高电站经济的手段,越来越成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但目前仍没有得到一种绝对有效的算法.通过引入模糊理论提出了电厂机组负荷分配模型,并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该优化算法的特点在于: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有较强的鲁棒性,适合大规模的复杂系统求解.最后,给出一个算例阐述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8.
基于丢包率预测的多路径网络负载均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传统多路径网络负载均衡策略在网络状态改变前无法预先提供相应预测信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多路径丢包率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以主动测量获取的每条路径的丢包率为观察值,采用确定型时间序列预测为预测手段,利用预测的丢包率作为负载分配的依据.此外,在负载均衡的调节中,提出了利用丢包率作为每条路径流量分配比例的惩罚函数,将流量引入丢包率低的路径.分析及仿真结果证明,该策略能有效地均衡负载,减少网络的丢包率.  相似文献   
929.
土工布处理下酸度对煤矸石淋出液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充填塌陷地的传统方法势必造成下部土壤和水资源的重金属污染.在此次柱状淋溶实验中,我们选取聚乙烯丙纶、涤纶针刺、高密度聚乙烯和涤纶复合四种土工布来研究土工布对煤矸石淋出液中重金属迁移的阻隔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土工布都能降低淋出液中重金属的含量.由于各种土工布的厚度、材料、生产方法和防渗能力的不同,发现不同土工布对不同重金属的阻隔作用不同,同时发现淋溶介质的酸性不同,对淋出液中各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不同.通过分析去离子水淋溶介质和酸性淋溶介质的淋溶结果,得出聚乙烯丙纶土工布能显著降低淋出液中重金属Cr的含量,HDPE土工膜降低重金属Pb和Cu含量的效果显著.在不同的处理效果下,淋出液中Cr、Pb、Cu的含量相对于对照最大能降低50%、47.9%和25.3%.淋出液中各种重金属的浓度与淋出液的pH值之间呈现良好的三次非线性函数关系,且有80%的相关系数大于0.6.与去离子水做淋溶介质的结果相比较,在酸性淋溶介质淋溶过程中,土工布处理下的煤矸石中重金属离子更趋于稳定.重金属Cr,Pb和Cu分别能被聚乙烯丙纶、涤纶针刺和HDPE这三种土工布有效地吸附.涤纶复合土工布将淋出液的pH值稳定在7到7.4之间,更适宜作物生长.土工布功能强大,能够发展成为一项技术被应用到国内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用来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930.
日负荷K线图既可有效研究变压器运行时问和效率的关系,也可有效研究现场实际负荷与变压器容量准确匹配的关系.在介绍节能理论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变压器经济运行优化方案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