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5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刻录着汉民族童年许多真实的信息,蕴涵着汉民族宝贵的性情特质和神性精神,是民族神性精神的留传载体。天人合一,混沌纯真;阴阳相济,二仪和合;则天法地,创造人文;补天射日,无畏无惧等是其神性精神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92.
主要分析了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韩愈诗尚怪的几种表现, 如以散文的句法、形式写诗, 以怪诞奇异的意象入诗等等, 他的诗有一种光怪陆离的特色, 反映了他以怪为美, 以丑为美的美学趋向。探究了韩愈诗尚怪形成的原因, 既有客观的因素, 又是作家主观上有意识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
汉赋中表现出鲜明的国家一天下意识、浓重的历史情绪和高昂的政治热情,呼应着时代的共同主题,成为汉代社会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汉代文学宏大叙事的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94.
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的作品,充满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处于多重困境之华人的人文关怀。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一位有着中西文化双重经验的作家自我心历的写照,通过"梦想:天堂美国"、"‘他者’:无根漂浮"和"碎梦:无路逃遁"三个层面对她那一代人的"美国梦"进行了描写和剖析,力图通过现身说法,让国人了解旅美华人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95.
指出詹亚园笺郁达夫《西归杂咏十首》之不足 ,在于地域、资料所限之故 ,同时更正和补阙了郁氏在其诗中自注之疵误 ;着重对诗中的乌衣、苏小小、南浦、鸳湖、最忆、白头、朱太史、红袖、新歌、棹歌等词语加以诠释 ;并胪陈了郁氏撰写此诗的历史状况与内在原由。  相似文献   
96.
面对同一对象“湘西世界”,选取同一视角“湘西文化”,沈从文和韩少功由于创作路径和文化态度不同而创作了各自独特的湘西人生世界.分析两人对湘西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独立的艺术个性无疑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
后方勤务工作是汉代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汉帝国开疆拓土和维持"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专制帝国体制下,汉代的后方勤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财务、军械、军需、卫生、工程等方面。整个系统组织严密、监管有力,具体运作严谨务实、周密细致。  相似文献   
98.
董卓带兵入京,开启了汉末政坛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的局面。毫无疑问,作为一介残忍暴虐的武夫,他死不足惜,但他对蔡邕的恩遇和重用,却造就了蔡邕的悲剧命运。随着对董卓之死所发出的一声叹息,蔡邕被王允斥为附逆而下狱,最终死于非命。蔡邕之死,历来论者纷纭,观点不一。本文尝试结合汉末的政治环境及蔡邕的人生经历对他所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对蔡邕"从卓被杀"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
政论时评是郁达夫后期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郁达夫的政论时评中可以看出他深受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影响。表现在他对抗战的政治与军事、军事策略、民众武装、精神力量和战争与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100.
造纸术是由东汉宦官蔡伦还是西汉工匠发明,是一个有争论的学术问题.1949-1979年两种观点争鸣是正常的学术现象.但自1979年轻工部造纸局行政干预以来,有关中国造纸术发明者的争议已经脱离正常讨论轨道.政府机构利用职权和行政资源推行官方观点,将蔡伦造纸说奉为“历史定论”,以“爱国与维护国家尊严”为名,树立学术禁区,打压不同意见,对出土西汉纸作歪曲事实的反检验和反断代,以政令方式对纸史争议作“最后裁决”.潘吉星作为参与这项纸史争议的见证人,揭示了这场争议中的某些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