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研究了涂料基体-溶剂-超(亚)临界CO2的高压相行为.使用的涂料基体是906-丙烯酸树脂和108-丙烯酸树脂,浓度范围为10%~50%(质量分数),溶剂为醋酸正丁酯.实验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温度范围35~65℃,压力范围3.0~8.0*!MPa.观测了各组分含量及温度、压力对相行为的影响,并绘制了树脂-溶剂-CO2体系的三元相图.  相似文献   
92.
纳米TiO2在涂料中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将实验室自制的抗菌纳米TiO2添加于苯-丙乳液中,制成抗菌涂料.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抗菌纳米TiO2在乳液中能够均匀分散,可充分发挥纳米TiO2的杀菌作用.杀菌测试结果表明,该抗菌涂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的杀菌率均达到99%以上,并且它不受光源条件限制,抗菌作用彻底、持久.  相似文献   
93.
目的是将用于测量片状试样的热扩散率的激光闪光法推广至测量薄膜试样。应用 1 5纳秒脉冲 Nd:YAG激光及响应时间 0 .9微秒的 (Hg,Cd) Te红外探测器等建立了闪光法热扩散率测量系统 ,并应用此系统对微米量级厚度的不锈钢薄膜进行了测量。同时针对将激光闪光法应用于薄膜时所出现的问题 ,如激光的有限脉冲时间及有限吸收厚度效应 ,测量系统的滞后效应 ,以及增强红外吸收及辐射用表面黑化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4.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PSII)技术在9Cr18不锈钢基体上制备类金刚石碳膜(DLC)多层膜,比较了该多层膜与N注入层对基体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N后,改性层内形成了CrN,Cr2N和Fe3N等氮化物相;PSII技术能够提高9Cr18不锈钢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实验所制备的DLC多层膜比N注入层具有更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这与最外层LDC膜的高硬度和低摩擦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PTFE添加量及热处理温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阳离子与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PTFE微粒进行预处理,可提高PTFE在镀液中的润湿和分散能力,使之较易与镍离子一起共沉积;经高温热处理后的复合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有明显提高,且其耐磨性优于一般Ni-P镀层。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证明:镀层硬度的提高是热处理使复合镀层晶化所致。  相似文献   
96.
阴极电泳涂料的丙烯酸树脂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电泳涂料体系的特点,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了丙烯酸树脂,研究了影响丙烯酸共聚树脂的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官能等性能的主要因素,GPS和FTIR分析表明,合成的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均比较适合,所有单体均参加了共聚,形成无规的丙烯酸聚物,并且反应的交联程度较高,适合用于阴极电泳涂料。  相似文献   
97.
硅膜特性与1060nm窄带干涉滤光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表明,硅膜在800~1100nm是一个弱吸收膜,在波长短於800nm处是个强吸收膜;利用硅膜的这一可贵特性,设计并制备了1060nm窄带干涉滤光片。  相似文献   
98.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以最佳工艺参数制得 Cr2O3涂层。在 SRV高温摩擦磨 损试验机上测量了该涂层与Al2O3球对磨从室温到800℃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结 果发现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AES和 SEM分析和观察磨损表面结 果表明;常温时涂层磨损机制为断裂磨损;高温时磨损表面发生材料转移和塑性流动, 并且在涂层表面有致密保护膜生成,该致密保护膜不仅降低摩擦系数而且降低涂层磨损。 文中还讨论了负荷对摩擦系数和涂层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以MoCl_3(OC_2H_5)_2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透明均匀的氧化钼薄膜。实验发现,合适的工艺条件为:浸透液浓度0.1~1.0mol/L,浸透湿度40~60%,H_2O/MoCl_3(OC_2H_5)_2摩尔比2~4,热处理温度300℃。薄膜在300℃以下热处理是非晶态的,加热到350℃时,有MoO_3晶相出现。应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对干凝胶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在空气气氛中热处理干凝胶,主晶相是MoO_3,加热到600℃时,存在Mo_9O_(26)晶相;在氩气中,300℃是MoO_2晶相,400℃以上则为MoO_2和η-Mo_4O-(11)两种晶相,在1Pa真空中,300~400℃有MoO_2、Mo_8O_(23)和MoO_(28)三种晶相,600℃则转化为MoO_2和ν-Mo_4O_(11)两种晶相。应用DTA对凝胶进行热分析表明:在98℃左右,溶剂C_2H_5OH和吸附水挥发,加热到400℃以上,残余有机物开始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00.
离子交换法制得V_2O_5凝胶和SiO_2含量低于50%(mol)的SiO_2-V_2O_5凝胶。借助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仪,研究了凝胶的结构,并用DTA-EGA和XRD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凝胶的物理化学变化。浸涂法制得V_2O_5和SiO_2-V_2O_3导电膜。凝胶具纤维状结构并含有V_2O_5·H_2O晶子。热处理温度影响膜的状态和电导率。电导率随温度升高,在305~315℃达最大值0.3 Ω~(-1)cm~(-1),温度进一步提高时将导致V_2O_5晶化和电导率下降。SiO_2的掺入提高膜的抗划伤强度并阻缓V_2O_5晶化,但是降低了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