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系统科学   80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综合类   3084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本文讨论了组织血流量、II_2浓度和微电流之间函数关系,描述了用氢敏电极测量此关系的技术和在测量局部脑血流量(RCBF)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氢敏电极的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62.
研究了解非线性方程组的牛顿-AOR方法,对矩阵F'(x ̄*)是II-矩阵、L-矩阵和不可约对角占优矩阵等情况给出了若干新的便于应用的收敛性定理,结果表明,可以放宽有关定理对迭代参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3.
本文报道了河北省产具纤毛分生孢子的腔孢菌(Coelomycetes)5个种,它们隶属于多毛孢属(Polynema Lev.),射毛孢属Stauronema(Sacc.)H. & P. Syd. & Butler),刺杯毛孢属(Dinemasporium Lev.)和双毛壳孢属(Discosia Lib.)等4属。其中多毛孢属和射毛孢属系国内首次报道,并分别记载一新种,中国多毛孢(P. sinensis W. P. Wu)和一新记录种,甘蔗射毛孢(S.sacchari H. & P. Syd. & Butler)。在刺杯毛孢属和双毛壳孢属下分别描述了2和1种。它们分别是新记录种刚毛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strigosum(Pers. ex Fr.)sacc.),确认种槭刺杯毛孢(Dinemasporium acerimum Pk.)和河北省新记录种双毛壳孢(Discosia artocereas(Tode ex Fr.)Fr.).对这些种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64.
165.
本文给出了Jordan区域边界点的阶的定义,讨论了两Jordan区域间共形映照在边界点处的连续阶与对应边界点的阶的两两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6.
把制造系统描述为互相连接的信息、数据、知识处理单元的集合,把数据、知识处理单元抽象为信息处理单元,构造制造系统的抽象模型,据此提出了一种从这种抽象模型展开对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7.
a-C:H膜及其退火的激光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频阴极辉光放电沉积在控制基片温度来制备氢化非晶态碳(a—C:H)膜,退火温度上升到600℃,这些膜的喇曼光谱在波区1000~1800cm~(-1)进行的,a-C:H膜的喇曼光谱是一个非对称的简单的谱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C:H膜出现两个峰值,也观察了金刚石和天然石墨的喇曼光谱,这些光谱与现代研究的模型进行了讨论,其结果认为非晶态碳具有三次配位和四次配位原子的网状结构模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8.
本文报道了产于我国的马鞍菌属Helvella一新变种——弹性马鞍菌大孢变种H.elastica Bull.:Fr.var.macrospora Du et Cao var.nov,其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大型的孢子(24.6-27(-28.4)×15-17μm)。  相似文献   
169.
在乙谜麻醉下,分别于明时(8:00 a.m.)及暗时(8:00 p.m.)断头处死野生型及组胺H1R基因敲除型小鼠,迅速取出脑组织并分离出皮层、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丘脑、中脑及脑干等脑区.这些脑组织被制成匀浆并用HPLC荧光检测法测量其组胺含量.结果显示暗时处死时,H1R基因敲除型小鼠海马、丘脑、中脑及脑干中的组胺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明时处死时,野生型小鼠各脑区组胺含量均较暗时处死显著降低,但这一变化在H1R基因敲除型小鼠中并未观察到.这些表明作为组胺的功能靶,H1R不仅介导组胺的功能,而且调节大脑中组胺含量与释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70.
Decomposition of stumps in successive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s was studied using a chronosequenee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composition rate constant of Chinese fir stump was 0.02695 as calculated from Olson's model. The N content of stump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two-year decomposition. When the dead stump C/N ratio was 463.2 ± 27.3, the stumps started to release N. The pattern of P release was similar to that for N. However, K content of stumps showed a consistent declining trend over time during the whole decomposition.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with cross polarization and magic-angle spinning (^13C CPMAS-NMR) was used to analyse organic carbon (C) components in decomposing stumps. The ^13C CPMAS-NMR spectra of stumps displayed that stump was dominated by cellulose and hemieellulose. The spectra also showed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nsity in alkyl C, aromatic C, and earboxyl C spectral regions, which was expected as the labile cellulose and hemieellulose components in O-alkyl C spectral region were selectively decomposed fir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