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06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建筑节能的核心就是对建筑物围护结构和采暖系统进行革新,其中墙体保温施工技术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很快,是节能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建筑的高能耗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阐述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优点,并介绍了主要的外保温系统。  相似文献   
102.
巫山地处三峡腹心,历史文化积淀异常丰富。任乃强、邓少琴、袁珂等先生筚路蓝缕,管维良、任桂园等教授发扬广大,致力于"大巫山文化"体系建构、巫文化研究、巫臷文化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3.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农村房屋建设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制约,呈现分散凌乱一户一宅的面貌。建筑外观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模仿,千宅一面,使用功能和住宅布置不够合理,造型单调缺乏统一规划,由此引发的农村房屋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诸如墙体开裂、室内粉刷层脱落、屋面漏水、基础墙角潮湿剥落等。由于房屋建设质量低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每年都有成千上万间房屋毁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本文对某农村危险房屋进行了鉴定,分析了房屋裂缝的影响,并得出了鉴定结论与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5.
高爽 《科技信息》2011,(33):281-282
东日本大地震冲击留学市场,引发日本语学校、餐饮业及贩卖行业危机,打破留学区域格局。日本政府支援留学生政策和中国留学生的动向,决定日本留学市场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文知识分子为了主体性的复苏与张扬,从人性、人道主义的探讨入手,打破禁区,重新以人的眼光审视和描绘世界,从而发生理论范式的转换:以人性论逐步取代阶级学说,建立起了人文知识分子自己的审美意识形态以引导文化群体。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匈奴人的人种构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南下的牧人在人种类型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来源上应与蒙古高原以及外贝加尔石板墓的居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到战国晚期以后,当长城以北强大的匈奴联盟形成的时候,这部分古代居民很有可能最终加入到了匈奴联盟当中。  相似文献   
108.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等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对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现进行梳理后,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的创新作用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109.
以2007年夏季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对象,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表明模式对暴雨落区的模拟是成功,然后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对暴雨形成机制在影响天气系统、水汽输送、不稳定层结和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都发生中高纬十分稳定的环流形势下,在第一次暴雨过程中,西北涡和低空西南急流是其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侧的辐合和低层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第二次暴雨过程中,500hPa切变线为其主要影响系统,高层强烈的抽吸作用为暴雨区提供了强劲的上升运动,弱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之间形成强烈位势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第一次暴雨过程中一直有高通量水汽输入,水汽由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两股偏南气流合并而成;第二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有台风"帕布"东北侧的偏东气流输送。与第一次暴雨过程无冷空气作用不同,第二次暴雨过程中由于有弱冷空气侵入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更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和形成。低层螺旋度正值区与未来12~18h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高层为螺旋度负值区,螺旋度这种高低层耦合是触发和维持暴雨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0.
从表面上看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和萨特的《墙》这两部短篇小说没有丝毫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解读这两部作品,可发现它们在人物、情节、内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