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柳秀才>是<聊斋志异>中不多的以蝗灾为故事背景的作品,体现了<聊斋志异>故事虽多奇幻但却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反映了蒲松龄对农村现实的关注和忧时爱民的情怀;小说塑造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蝗神为最突出;在情节构思安排上,有精巧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2.
论文介绍了墨子法律思想的四个特点:首先,墨子之法是以“天志”为核心的理想法;其次,墨子之法是“义即利”的功利主义法;第三,墨子之法是重视古代权威和“百姓耳目之实”的经验主义法;最后,墨子之法是“尊天事鬼”的神权法。  相似文献   
23.
东岳庙在全国的传播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岳庙是泰山信仰的一大标志,历史上曾“东岳之庙,遍于天下”,其影响遍及中国本土的各个区域。若以各地东岳庙的创建、发展、影响进行分析,其庙祀传播从时间上可分为三大时段——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从空间上可分为三重地域——中原地域、江南地域、边疆地域。本文以此两条线索,对东岳庙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与分布试作考察。  相似文献   
24.
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的两个主要宗教。两教关于“神”的观念有重要不同。婆罗门教的主流思想认为存在着一个作为世间一切事物根本凶的神,而佛教则通常认为事物是缘起的,不存在实在的作为本体的最高神。两教的神观念与其各自理论体系的基本倾向一致,也与印度古代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5.
神向来被人们看做是公平、公正、仁慈、宽容的化身,他能给人带来光明,驱走黑暗;带来和平,驱走战争;带来希望,驱走绝望;带来幸福,驱走痛苦。神的形象极其光辉灿烂,但这种认识却实在失之于片面,在这背后,神性形象还有其不大为人所知的另一面,比如不公、残忍、贪婪、虚荣等。  相似文献   
26.
崇拜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督教信仰中,它主要体现为对上帝的虔敬。崇拜的功利性决定了崇拜的目的主要体现为呼求护佑和恳祈救赎;"崇拜"的多义性又使崇拜的对象除了上帝外还包括圣母、英雄甚至异神;崇拜的热忱度与所得回应成正比,而拜异神者则往往会自招灾难。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崇拜"的这些方面都得到了深刻展现。  相似文献   
27.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阶级对抗一时胜过民族矛盾,并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关注之焦点。封建士大夫们出于自身前途与阶级命运的考虑,纷纷举旗“卫道”,其卫道理念大体表现为如下三个层面:以政治效忠相砥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儒学纲常伦理抗拒“异端”思想——拜上帝教;标榜理学经世,究心军务,以投身屠杀异己的“卫道”实践。  相似文献   
28.
本文是《山东文化通览.泰安卷》绪论中的一部分,主要概括泰安区域文化的特色。地方文化的特色常常是整体历史进程在地方演进的特殊方式,故而与地方风物有密切的联系。大汶河将泰安历史定格在公元前八千年,泰山将山岳文化引入政治圈,汶阳田蕴育农耕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东平湖融汇了多元文化,近邻孔子引领了泰安人们精神世界,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是泰安神文化的载体。皆泰安特有,非其他地域可比。  相似文献   
29.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相似文献   
30.
谷兰 《科技信息》2011,(17):I0211-I0213
This thesis discourse upon the influence of Dickinson’s life experience on the creation of poems.Dickinson,a sentimental,sensitive,shy woman living a reclusive life in Amherst village,becomes a legend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She writes almost 1800 poems on various themes,mainly about "God","Death","Life","Love","Nature" and "Immort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