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解吸-热提两步法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钟兴  王飞  韦藤幼  童张法 《广西科学》2005,12(2):127-129,132
用解吸-热提两步提取法(简称两步法)提取银杏(Ginkgo biloba)叶中的黄酮,并与传统的醇提和水提方法进行比较。两步法是在10.00g银杏叶粉末中加入解吸剂乙醇溶液,25℃静置一定时间,再加入沸腾的提取溶剂乙醇溶液提取,提取2次,合并滤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步法提取银杏黄酮的最佳操作参数为解吸剂乙醇浓度为60%、用量为样品量的1.6倍,解吸时间15min,溶剂乙醇浓度50%,提取2次,每次15min、溶剂用量为样品量的40倍。两步法提取黄酮的得率为2.69%,比水提法提高了0.57%,比醇提法略高;两步法提取的浸膏黄酮含量为6.91%,比水提法提高了1.89%、比醇提法提高了0.96%;两步法的提取时间比传统法少4~8倍。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银杏种子脱水敏感性及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为银杏种子贮藏、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银杏种子于25 ℃、湿度(25±2)%条件下脱水67 d,种子含水量每下降5%左右时随机取样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当种子含水量降至45.1%时,发芽率并未有明显变化,然而,当种子含水量降至40.1%时,发芽率从开始的92%下降至50%;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0)。银杏种子脱水过程中,其相对电导率不断上升。此外,SOD活性变化与POD活性的变化基本相似,均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至最大值,再下降的趋势,只是其POD活性的上升比SOD早,说明POD的反应比SOD更为敏感。种子含水量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含量(r=-0.619)、相对电导率(r=-0.745)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银杏种子对脱水高度敏感,表现出顽拗型种子特点。严重脱水降低了银杏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并加剧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种子活力下降乃至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8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远兴  曾首元 《江西科学》1997,15(2):122-12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银杏提取物水解后的三个甙元--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的含量,用Novapak C18柱,V(甲醇):V(水)为50:50,pH2.5的磷酸体系为流动相,UV360nm检测,三个黄酮甙元获得良好的分离,利用各甙元的转换因子计算了黄铜化合物的总含量。这种方法定量结果准确,重视性好。  相似文献   
84.
银杏悬浮细胞叶绿体的分化与黄酮类产物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来源于银杏Ginkgo biloba L.胚和萌发30d幼苗茎的悬浮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叶绿体的分化和黄酮类化合物累积的关系。研究表明,有叶绿体分化细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高于无叶绿体分化的细胞。光照培养、增加培养基中的微量元素、添加低浓度的TDZ等促进细胞中叶绿体分化的方法都有利于悬浮细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选育的绿色细胞悬浮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可达细胞干质量的0.798%。  相似文献   
85.
一株产黄酮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介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内生真菌EG4,经形态学分类研究鉴定为刺盘孢Colletortrichum sp.用TLC分析培养液发现该菌可产生黄酮类化合物,培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碳,氮源对其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蔗糖和葡萄糖,NH4^ ,能够明显促进其生长;乳糖,NO2^-能够明显促进其酮类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超声萃取法萃取银杏外种皮中白果酸的工艺过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萃取液中白果酸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 最优工艺条件: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料液质量与体积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0min,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过程的影响最为显。结论 该方法具有省时、节能和萃取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7.
银杏茎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自银杏(Ginkgo biloba Linn)雌雄株上当年抽出的幼嫩茎梢,剪去叶子,把嫩茎切成约0.5—0.8cm的具节小段,分别接种在十种培养基上。3天后切口处膨大;7—10天后,出现愈伤组织,节上的腋芽开始生长;30天左右培养于N_6+MS微量+kH_2PO_(4100)+2.4-D_3+BA_1+NAA_1PPm的培养基上的部分腋芽基部长出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8.
 从银杏(Ginkgo biloba)叶提取物的微生物转化试验中,获得1株能够转化银杏叶提取物组分,编号为YM34161的微生物菌株.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观察及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小刺青霉的1个新变种,命名为小刺青霉云南变种(Penicillium spinulosum var.yunnanensis n.var.Xing etCben).同时对菌株YM34161转化银杏叶提取物组分前后变化进行了TLC对比.  相似文献   
89.
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用0μw.cm-2(CK组)、10.0μw.cm-2(L组)和22.0μw.cm-2(H组)三种剂量的紫外线-B(UV-B,280-320nm)辐射处理银杏苗木,研究UV-B辐射对银杏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组银杏叶片SOD、CAT、AP、LOX活性较对照组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其ASA含量降低;UV-B辐射组银杏叶片POD活性,Pro、MDA、H2O2的含量,O2-.的产生速率及质膜相对透性较对照增加.综合本研究结果,UV-B辐射增强下银杏叶内活性氧产生量增加并逐渐积累,银杏虽启动了其抗氧化防御系统,但UV-B辐射最终仍导致银杏体内活性氧代谢失衡,对其细胞膜系统造成伤害,出现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90.
光质和光照时间对银杏叶片黄酮、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光质及光照时间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波段的光(如红光)不利于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积累而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短波段的光不利于生长但有利于黄酮和内酯类物质的积累。光质也影响银杏叶光合速率、PAL活性和相对生长量的大小。光照时间对银杏叶黄酮和内酯类物质含量、PAL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对植株的光合速率和相对生长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