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2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8篇 |
丛书文集 | 216篇 |
教育与普及 | 8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31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80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46篇 |
2013年 | 150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165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K+催化丙氨酸(Ala)分子手性对映体转变反应.反应通道研究发现:Ala稳定构型1的手性转变有a、b、c和d 4个通道,a通道是羧羟基氢向氨基迁移后α-氢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羧羟基氢向氨基迁移后α-氢向羰基氧迁移再接质子从氨基向α-碳迁移,c通道和d通道是α-氢分别以氨基氮和羰基氧为桥迁移;Ala稳定构型2的手性转变有a和b 2个通道,a通道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氨基的质子再向α-碳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构型1手性转变的优势通道是a和b,反应的表观能垒是159.4kJ/mol;构型2手性转变的优势通道是a,反应的表观能垒是235.8kJ/mol.结果表明:气相环境下K+的催化可显著降低Ala手性转变反应的能垒. 相似文献
2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Ala(丙氨酸)与Mg2+配合物的旋光异构.研究发现:α-Ala·Mg2+的旋光异构反应有3个通道a、b和c,a是质子分别以羰基氧和氨基氮为桥迁移;b是质子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c是质子从质子化氨基迁移到羰基氧后,再以氨基氮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隐性水溶剂效应作用下α-Ala·Mg2+旋光异构的c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能垒是218.1kJ·mol-1,a和b通道处于劣势,具有共同的决速步能垒297.1kJ·mol-1.水分子(簇)的作用使c通道的决速步能垒降到143.0kJ·mol-1,a和b通道的决速步能垒降到148.7kJ·mol-1.结果表明:水液相环境下α-Ala·Mg2+可以较好地保持其手性特征,α-丙氨酸二价镁盐用于生命体镁和丙氨酸同补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5,15-二(五氟苯基)-10-(2-氨基苯基)咔咯(F10Cor)及其金属(Mn、Cu、Ga)配位化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吸收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利用态求和的方法在CAM-B3LYP/augcc-p VDZ水平计算了咔咯配位化合物的二阶NLO系数(β0).计算结果表明:F10Cor及配位化合物的静态二阶NLO系数β0的大小顺序为F10Cor Cu(57.75×10-30esu)、F10Cor(37.92×10-30esu)、F10CorMn(27.10×10-30esu)、F10CorGa(20.00×10-30esu),这些咔咯配位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主要源自于βy分量的贡献.F10CorCu的二阶NLO响应主要来源于β-HOM... 相似文献
24.
申建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19(3):13-16
研究某类不连续初始函数空间上有限时滞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并应用它来讨论脉冲泛函数微分方程的某些局部理论。 相似文献
25.
赵宪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6):11-15
泛函微分方程的渐进理论作为泛函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一部分,在最近30年有了迅速的发展,广泛的应用背景是促使这一理论迅速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时滞泛函微分方程的研究现状,对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唯一性和渐进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锌(ZnO)和植物多酚(Polyphenol,PPL)复合材料,标记为ZnO@PPL.结构、光谱和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复合材料中ZnO的晶型为六方纤锌矿型,PPL均匀包覆于ZnO表面,形成松果状结构.选择了三种多酚模型并构建多种多酚与ZnO的络合方式,对ZnO@PPL模型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从结构和热力学反应方面探索了复合物各种异构体的稳定性.对最稳定的电子结构和激发态性质进行计算,得到的电子光谱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结构分析显示,复合材料的组分ZnO和PPL的界面作用主要由H…Oz和OPPL—Zn键贡献.抗紫外性能研究表明,ZnO@PPL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性能,可以屏蔽全紫外波长范围内的光. 相似文献
27.
28.
通过第一性原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分别对Fe3O4(001)表面两个不同的模型A模型(以四面体内的Fe为终端)和B模型(以八面体内的Fe和O为终端)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驰豫找到最优的原子位置,然后分别通过对两个不同模型态密度和能带的计算得出A模型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费米能级附近都有电子占据失去了半金属性,B模型费米能级附近自旋向下有电子占据,而自旋向上费米能级处有个明显的带隙,所以仍然保持半金属性,从能带中可以看出A模型半金属性的破坏是由于其表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危险评价的广义突变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分析力学,泛函分析和变分原理,对系统危险性进行分析,在系统安全理论和泛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危险评价的突变模型,发展了事故分析及危险评价的更高层次的突变理论,称之为危险评价的广义突变理论,通过两个典型实例,介绍了广义突变理论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Orlicz空间内对周期函数建立了单边K─泛函与平均模的等价问题,对多元的情形也可以类似地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