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164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61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共和盆地地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既有中低温水热型,又有高温干热型地热资源,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弱。以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新近系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对水样的分析估算深层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循环深度,从而推测研究区新近系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探索干热型和水热型地热系统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优势阳离子为Na+,占比多超过90%,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HCO3、Na-HCO3·Cl或Na-Cl·HCO3·SO4,经过较长的径流路径和较慢的水循环过程,水岩作用程度较高,属地下水径流的末端或排泄区;通过化学温标估算研究区新近系热储温度为71~134℃,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为1 300~2 200 m,深于研究区花岗岩结晶基底顶面埋深;研究区新近系地热系统主要热源为深部高温干热岩体,新近系含水层地下水受深部高温花岗质岩体热传导导热加热升温,第四系地层为盖层,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形成中低温地热系统。研究结论加深了干热岩地热系统对...  相似文献   
822.
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器对堆芯功率控制过程存在适用性低的问题,而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整定PID控制器参数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为了实现铅冷快堆堆芯功率的有效控制,基于遗传算法PID控制器,结合堆芯状态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