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Inhibition of gastric acid secretion is the mainstay of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peptic ulceration; therapies to inhibit acid are among the best-selling drugs worldwide. Highly effective agents targeting the histamine H2 receptor were first identified in the 1970s. These were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irreversible inhibitors of the parietal cell hydrogen-potassium ATPase (the proton pump inhibitors) that inhibit acid secretion much more effectively. Reviewed here are the chemistry, biological targets and pharmacology of these drugs,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current and evolving clinical utilities.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id inhibitory drugs include modifications of current agent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ovel class of agents, the acid pump antagonists. Received 30 May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5 August 2007; accepted 13 September 2007  相似文献   
12.
脑室微量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1-7nmol)可显著抑制小白鼠消炎痛-胃溃疡的发生(P<0.01),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r=-0.936,P<0.02)。腹腔注射Glu(100nmol)或尾静脉注射Glu(100nmol)对消炎痛-胃溃疡均无影响。胆碱能神经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s.c.0.02mg·kg(-1))使溃疡明显加重,但它不能阻断Glu对消炎痛-胃溃疡的抑制效应。肾上腺素能神经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i.m.2.5mg·kg(-1))对消炎痛-胃溃疡无影响,并且不能阻断Glu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Glu并非通过外周而是通过中枢特异性机制来抑制消炎痛-胃溃疡的。可能在消炎痛-胃溃疡发生中,边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而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无作用。但Glu在中枢对消炎痛-胃溃疡的作用既不通过迷走神经,也不通过交感神经,而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如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等来抑制消炎痛-胃溃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应用内镜微波组织凝固疗法(EMCT)治疗胃息肉、胃癌、消化性溃疡三种疾病21例、39次治疗。提出了溃疡面搔刮加微波凝固治疗难治性溃疡、及EMCT联合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等方法。胃息肉13例27枚及Ⅱa型早期胃癌1例与消化性溃疡3例全部达到治愈。85.2%的胃息肉EMCT一次治疗成功,Ⅱa型早癌一次成功,消化性溃疡2例一次成功。进展期胃癌4例均达到肿块缩小、狭窄的胃腔扩大与自觉症状改善的效果。鉴于疗效显著,认为三种疾病均适用本疗法;并就EMCT的适应症、使用限度和治疗目的作了讨论;展望了以EMCT作为早期胃癌经内镜根治疗法手段之一的远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抗原PCNA,KI67在胃黏膜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4例胃溃疡恶变的胃癌切除术标本中胃癌组织、周围黏膜及正常黏膜中PCNA,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细胞的增殖状态及恶性程度.结果 PCNA,Ki67在胃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状态,而正常黏膜则呈现低表达,两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NA及ki67的表达情况可为高危人群胃黏膜病变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血清胃蛋白酶原(SPG)与胃癌的研究进展资料显示胃癌患者血清PG Ⅰ,PG Ⅰ/Ⅱ比值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下降,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患者血清PG Ⅰ,PGⅡ明显升高.研究认为血清PG含量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胃粘膜的修复、胃粘膜上皮的更新和胃粘膜的微循环;阐述了巯基、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及胃肠肽和胃粘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内镜检查,从粘液池抽取清晨、空腹胃液,以其pH、游离酸、蛋白酶、粘液、胆汁酸及DNA值绘制直方图,对比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胆汁(碱性)返流性胃炎各自的图型特征,并用微机进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胃液成分呈游离酸、蛋白酶、粘液含量降低,而胆汁酸含量升高,尤其是DNA含量居各组之首,与pH值之升高程度相齐,从而呈拱门状图型;胆汁返流组的胆汁酸含量最高,与DNA柱相平,亦与pH值的柱高相平,故呈三个高柱柱高相齐的特征性图型。消化性胃溃疡组的胃液成分图型与正常组基本相似,但胆汁酸与DNA柱有明显增高;而十二指肠溃疡组的突出表现为游离酸柱居各种胃病组之冠,蛋白酶和粘液含量亦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8.
测试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将转染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人胃癌传代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于裸鼠,7 d后分别使用NIRF染料IR-783和荧光素酶底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测定肿瘤部位ROI(region of interest)值,连续检测并绘制NIRF强度与生物发光强度相关性曲线;选择前期建立的胃癌PDX(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s,PDX)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EA与CK8/18的表达,确定移植瘤与原发肿瘤病理学一致性;将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分别培养24 h,分别加入线粒体示踪剂(mito-tracker)或溶酶体示踪剂(lyso-tracker),30 min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在胃癌细胞中的结合部位;将正常胃上皮细胞分别与转染GFP的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共培养24 h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活体成像结果显示,IR-783染料能够特异性的聚集于人胃癌裸鼠移植瘤部位;NIRF强度与luciferase强度的相关性达99%以上;PDX肿瘤与原发肿瘤中CEA与CK8/18表达均呈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NIRF染料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传代胃癌细胞,同时也能识别来自PDX模型的肿瘤细胞,并优先集聚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与溶酶体中。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特异性识别胃癌细胞,可用于胃癌模型的成像研究,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潜在工具。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的致病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胃酸分泌过多、遗传素质应急和心理因素、吸烟、生活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的差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槭酮(槭叶草总黄酮)对垂体后叶素引起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以及观察槭酮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灌胃给药法.结果 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具有一定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T段变化的作用,槭酮大剂量组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血栓作用.结论 槭酮对大鼠缺血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并可对抗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具有一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