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材精细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起到增效减毒、扩大适用范围等作用。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将药食同源的刺五加与灵芝有机结合,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常规固体发酵参数的最适范围和微生物生长因子种类;其次,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曲面优化,得到并验证最优的生长因子组合;最后,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对发酵前后的刺五加提取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刺五加-灵芝双向发酵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为10目,基质加水量为40%,菌丝体与固体基质的质量比为2∶1;最佳生长因子组合为:MnCl2为84 mmol/kg、NaCl为56 mmol/kg、CaCl2为149 mmol/kg;发酵后的刺五加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明显高于刺五加、灵芝及刺五加-灵芝混合提取物,提高了刺五加的保健功效,为系列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2.
对灵芝菌丝体采用摇瓶发酵培养,用旋转圆筒粘度计对其发酵清液进行流变测量表明:其流变特性虽然发酵过程有较大变化,但主要属于Bingham流变模型。又用双毛细管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其表面张力,结果显示表面张力随发酵过程变化较小,流变特性变化与表面张力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3.
灵芝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灵芝对BALB/c小鼠产生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的能力,对 性变态反应(DHT)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经胃灌注不同剂量的发芝浸液,每天五次连续灌15d,对照组自由摄水。用SRBC免疫小鼠,在免疫后第5d用溶血空斑试验(PFC)进行体生成细胞检测,以反映B细胞生成IgM抗体的能力;于免疫后第4d用足底厚法测定DHT强度,以检测T细胞功能,用碳粒廓清检测巨噬细胞蚕  相似文献   
114.
长白山野生灵芝(Gamoderma lucidum)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的灵芝CL988菌株经60Coγ射线与紫外线交替累积诱变获得菌丝高长速灵芝菌株CJL990(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本文探讨了供试与诱变灵芝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分析,进一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差异,结果表明:(1)灵芝CL988菌株和灵芝CJL990菌株,具有灵芝的某些共同的遗传和生物学特性,但他们在酶带条数RF值尚有差异,说明诱变灵芝菌株遗传基因有所改变;(2)两种灵芝的菌丝体的EST和POD同工酶谱比较稳定,完全可以作为鉴定灵芝种类菌属变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两种灵芝硒多糖分离纯化及性质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加硒深层培养的菌丝(含Se 1600μg/g)中,经沸水、碱沸水提取,醇析,透析,Sevage法脱蛋白,DEAE-cellulose柱层析纯化后,得SeGLP-1和SeGLP-2两种灵芝硒多糖。经SephadexG-100、聚丙烯酰胺凝胶龟泳和紫外光谱分析鉴定,SeGLP-1和SeGLP-2为均一级分。GC与PC分析表明:SeGLP-1含5种单糖Gal、Man、Gle、Xyl、Rha,n(Gal):n(Xyl):n(Gle):n(Rha):n(Man)=0.23:0.72:1.00:0.25:0.09.SeGLP-2含有4种单糖Gal、Xyl、Glc、Rha,n(Gal):n(Xyl):n(Glc):n(Rha)=25.59:16.30:1.00:0.86。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SeGPL-1和SeGLP-2均是由α-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多糖。  相似文献   
116.
深层发酵生产灵芝菌丝体多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赛金  涂晓嵘  黄林  涂国全 《江西科学》2007,25(3):292-294,301
采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进行灵芝菌730菌丝体多糖扩大生产,在500 L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中通过控制深层发酵工艺条件获得灵芝菌丝体、灵芝多糖。结果表明:发酵70 h,镜检菌丝壁上无明显的芽头和锁状联合,菌丝体有少许自溶,无杂菌。灵芝菌丝体的浓度达到30%左右,胞外灵芝多糖和胞内灵芝多糖分别达3.5g/L和4.8%。  相似文献   
117.
灵芝提取物对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及电泳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家兔红细胞和血小板,以薄层色谱扫描法和显微(细胞)电泳法,探讨灵芝对家兔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及电泳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中磷脂酰胆碱显著增多(P<0.01),而鞘磷脂类,磷脂酰乙醇胺都程度不同的减少(P<0.05),特别是磷脂酰丝氨酸含量,鞘磷脂类/磷脂酰胆碱及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比值显著减小(P<0.01)。血小板及红细胞的电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灵芝对维持细胞膜的稳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灵芝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探讨灵芝中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灵芝醇提物经碱处理分离出总酸性组分的产率为0.8%~1.1%,当以n-C6H14/CH2Cl2/CHCl3/MeOH(体积比为4.0∶3.0∶2.5∶0.5)为展开剂时,薄层色谱仅显示Rf值为0.54~0.12的6条主要带(S1~S6);抑菌圈法测定结果显示:该灵芝的酸性组分为25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和大肠杆菌(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粗灵芝酸性组分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后,CHCl3/MeOH(V∶V=98∶2)洗脱部分(S1)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明显抑制作用的则集中在CHCl3/MeOH(V∶V=50∶50)洗脱部分(S5,S6).上述灵芝酸性组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简便易行,成分与产率稳定可控,且有明显抗菌活性,在抗菌制剂应用方面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灵芝深层培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发酵终了时灵芝菌丝浓度以获取高等真菌多糖,对灵芝AS.5.65的深层培养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为:5%玉米淀粉、0.3%玉米浆、1%豆饼粉、0.6%糖蜜、0.15%KH2PO4、0.075%MgSO4·7H2O,pH5.5~6.0,温度28℃,摇床转速150r/min,摇瓶种子培养3d接种。接种量5%、装液量50mL,培养5~6d可终止发酵。最终菌体干重可达27.5g/L、含粗多糖2.6g/L。  相似文献   
120.
灵芝GL8801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提取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导液体发酵的灵芝GL8801胞外多糖的提取和结构特性.以溶媒沉淀法提取灵芝胞外多糖,其胞外多糖可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均含氮.水溶性多糖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4种单糖比值为6∶4∶4∶1,水不溶性多糖中的单糖组分则绝大部分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