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1篇 |
免费 | 301篇 |
国内免费 | 44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3篇 |
丛书文集 | 517篇 |
教育与普及 | 60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2篇 |
现状及发展 | 117篇 |
综合类 | 82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312篇 |
2013年 | 322篇 |
2012年 | 379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414篇 |
2009年 | 534篇 |
2008年 | 563篇 |
2007年 | 537篇 |
2006年 | 390篇 |
2005年 | 439篇 |
2004年 | 374篇 |
2003年 | 358篇 |
2002年 | 285篇 |
2001年 | 365篇 |
2000年 | 330篇 |
1999年 | 322篇 |
1998年 | 279篇 |
1997年 | 295篇 |
1996年 | 254篇 |
1995年 | 248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184篇 |
1991年 | 140篇 |
1990年 | 127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11)
以MgO薄膜、MgO/Au复合薄膜作为二次电子发射材料的研究对象,利用持续电子束轰击薄膜的方式,研究了二次电子效应与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测试样品时间的指数衰减,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衰减速率的影响,建立模型假设来研究二次电子发射的机理,提出了潜在电子的概念及平板电容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推导,建立了二次电子发射过程理论模型,得出了诱导电流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实验值的表达式,与实际样品测试结果的趋势一致,二次电子发射材料性能的衰减速率与薄膜电导率正相关,验证了所提理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介质薄膜二次电子发射的衰减机理,有助于提高二次电子发射材料的衰减性能,为改进工艺和研发新型介质薄膜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2.
以定量检测Al2O3薄膜/steel体系薄膜界面动态结合强度为目的,应用改进激光层裂装置,利用高功率脉冲激光冲击薄膜表面能量吸收层产生向基体内部传播的高幅应力波。在自由表面应用激光探针对心记录到达该面的应力波引起的振动位移。通过应力波分析、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建立了应力波传播与衰减模型。经过应力波相关技术表征,建立了关于界面损伤发展的3个阶段;初始脱粘、裂纹扩展、薄膜剥离的新的层裂判别准则。同时,根据应力波的到达时间和衰减方式,提出估计层裂面尺寸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泡生法生长蓝宝石单晶过程中,单晶内的气泡的产生、分布形态以及形成原因等。结果表明,原料的纯度、固液界面的稳定性是决定气泡分布的关键因素,其中固液界面的稳定性又取决于合理的生长工艺条件,尤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和合适的温场设计。 相似文献
24.
有序排列的磁性纳米结构由于其丰富的物理性质和数据存储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现代生长和显微成像技术的进步,构造原子量级的结构和探测它们独特的性质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回顾了贵金属表面上的磁性金属原子有序结构的近期研究结果,其中包括一维原子弦、二维六角超晶格和量子尺寸效应诱导的新奇结构.结合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等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这些结构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扫描隧道谱和紧束缚近似计算对这些结构中的特殊电子态性质进行了研究.此外,纳米尺寸围栏中的量子受限效应对原子扩散和自组织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产生了量子诱导的自组织生长,并且可以利用尺寸变化的开口围栏实现原子级的定量原子捕获,从而抑制由生长导致的统计涨落. 相似文献
25.
以MS为增殖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多效唑、矮壮素和比久,研究植物生长抑制剂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增殖和复壮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PP333浓度为0.1~0.5mg/L,CCC浓度为40~60mg/L,B9浓度为20~40mg/L时兼有矮化和复壮的双重效果;PP333对马铃薯试管苗的抑制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不同品种所需的最适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26.
27.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显微硬度仪研究Fe-13Cr-5Ni马氏体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行为.结果表明,Fe-13Cr-5Ni钢在10℃·s-1的加热速率下,加热至奥氏体单相区,冷却至室温后具有明显的“组织遗传”现象.奥氏体以“针状”形式在马氏体板条界处形核并沿着马氏体板条界长大,与母相间保持Kurdjumov-Sachs(K-S)位向关系.加热至两相区不同温度然后淬火至室温,奥氏体的量随两相区保温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再减少,650℃时对应室温下残余奥氏体的极大值,并且这一变化趋势与试样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所得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8.
利用TEM原位拉伸研究了纯铜,纯铝和纯铁3种金属薄膜在位错滑移能力枯后,微裂纹形核前微观结构的变化。在3种金属中,较厚区域的减薄均是通过位错滑移进行的。但随后的过程不同。对于面心立方金属,当位错滑移能量竭时,发生{111}〈112〉孪生或微裂纹殂核。 相似文献
29.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火焰图像分割中产生的误分割及漏分割问题,提出一种火焰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将该方法分成初分割和抑制干扰两部分,然后采用并联结构进行粗分割,最后利用区域生长算法进行精准分割.在初分割部分,利用火焰最显著的红色分量对图像进行分割,基于二维最大熵法使用截断技巧,合理求解红色分量阈值;在抑制干扰部分,根据火焰反光区域蓝色分量值存在大幅度衰减现象,采用蓝色分量阈值分割,较好抑制了火焰反光.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解决复杂环境下火焰图像分割问题.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