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0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主要论述了在校园网的支持下,采用微软公司的MS BackOffice套件构架分校行政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可行性及现实性.本系统作为分校EMIS的一部分,还论述了与其他服务系统互连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2.
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在检测器、载气及色谱柱参数不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死时间t0和升温速率r,保持特征值rt0/β不变,能达到气相色谱图与气质联用仪总离子科一致的。  相似文献   
53.
基于蛋白质组学策略结合18O标记技术,分析人血清白蛋白糖基化程度的糖尿病生物标志物筛选模型.基于HPLC-ESI/TOF MS的检测方法,筛选对葡萄糖敏感的人血清白蛋白酶切肽段.建立糖尿病监测及早期预警肽类生物标志物筛选模型,初步筛选出11个潜在的糖尿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4.
注采水样微生物群落与高凝原油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凝油藏开发过程中,原油易在孔隙中析蜡、发生胶质和沥青质沉积等。研究不同水驱环境中内源微生物群落及其与高凝油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河南魏岗油田高凝油藏产出水样为研究对象,优选最佳激活体系;通过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考察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情况,研究激活前后内源微生物的群落变化以及原油组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注采水样中微生物群落差异明显,内源微生物被激活后优势菌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和梭菌(Clostridium ultunense)等,原油乳化分散等级最高可达5级,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最高为12.51%;凝点最多降低5℃,蜡含量降低3.95%以上,同时多环芳烃萘、菲及其同系物等降解较为明显;不同水驱环境中内源微生物在驱油、原油降解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连用技术(UPLC-Q-TOF-MS/MS)和化学计量学结合的方法,分析生物诱导后雷公藤悬浮细胞体系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样品相似度、层次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建立554个共有峰的质谱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对雷公藤离体培养体系中的质谱指纹图谱分析,鉴定了104种化学成分;生物诱导后雷公藤悬浮细胞和培养液中部分化学成分质量分比显著升高,雷公藤内酯乙、山海棠酸衍生物1、TH1、雷公藤甲素衍生物2、雷酚内酯、雷公藤甲素衍生物1、雷酚新内酯质量比分别提高了7.41,6.50,6.07,5.85,3.63,1.59,1.13倍;质荷比(m/z)为224,278,678,701的未鉴定成分质量比分别提高了2.88,1.57,4.04,6.27倍.  相似文献   
56.
建立HPLC-MS/MS法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按国家限量标准,比较其是否合格.样品经乙腈-水(5∶5),0.6mol/LHCl提取后,用二氯甲烷-丙醇(2∶1)反提取,采用ODS-C18(5μm,150mm×2.0mm)柱,20%乙腈-水(含0.5mmol/LNH4AC)为流动相,用串联四极杆质谱在选择性反应监测(SRM)模式下检测.三聚氰胺在0.02480~4.9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82;方法高、中、低3个浓度的精密度(RSD)为4.21%~8.92%,准确度为96.2%~107.2%.方法的加样提取回收率为73.76%~77.99%,定量限为0.02480μg/mL.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经济,适合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7.
IntroductionRhododendron is a widespread natural plant ofover 70 0 types[13] with differentmedicinal values.Rhododendron extracts,for example,are used inmedicines for chronic tracheitis,for suppressingcough,as antiphlogistic and anodyne,and forhighblood pressure[4 6] .The flavonoids and volatile oilsin Rhododendron leaves were reported to be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and otherpulmonary complaints[7,8] . Liquor Jinjuan (anendemic antiphlogistic medicine) made usingRhododendron leav…  相似文献   
58.
59.
An Agilent 6890N GC equipped with both FID and Agilent 5975 MSD analyzer has been employed to analyze C5—C13 hydrocarbon fractions of crude oils. A technical combination of program temperature volatilizer injection, backflush and micro-flow controller afforded a fine separation of C5—C13 compounds on a PONA column with the heavy part of crude oils being cut off before entering the analytical column. Both GC-FID chromatogram and GC-MS mass chromatograms (MID and full scan) could b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tension time differences of nC6—nC13 alkanes between GC and TIC were in the range of 0.02—0.58 minutes. Totally 286 peaks have been assigned group compositions. Results on 8 typical oil samples from CNPC Key Laboratory Crude Oil Library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6—C13 hydrocarbon group composition could be used in oil-oil correl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60.
建立了基于QuEChERS技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菠菜中的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样品均质后,以乙腈-水(体积比50∶50)提取后,盐析离心,乙腈层用N-丙基乙二胺净化后供UPLC-MS/MS测定。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电离,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目标母离子和子离子进行扫描测定。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1~20.0μg/L的基质曲线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1,3个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0%~101.0%,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0.20μg/kg和0.25~0.50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15%~5.5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测定菠菜中的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