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探明上埋式涵洞侧填土荷载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基于普朗特尔-赖斯纳与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研究了涵洞基础深度效应与宽度效应下涵洞基底粉质黏土、黏性土与砂土地基承载力变化规律与曲线特征。此外,基于涵洞地基的实际受力情况与涵洞地基承载力计算图示,修正了太沙基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用修正方法计算得到的涵底地基承载力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太沙基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涵洞基础深度效应与宽度效应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随着基础埋深系数的增加,粉质黏土、黏性土与砂土的地基承载力值随之增加,粉质黏土与黏性土地基增加的幅度较小,砂土地基增加的幅度较为显著;(2)当基础宽度系数k≥5时,黏土与砂土地基承载力增长幅度减小,而粉质黏土地基承载力增长幅度较大;(3)填土高度为6 m时,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值比有限元法大8.78%,比太沙基计算公式法大18.72%,改进方法比太沙基方法更接近涵洞地基极限承载力值。  相似文献   
92.
浅谈《电路基础》的课堂导入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军 《科学之友》2009,(8):140-141
《电路基础》是职业技术高级技工学校电气维修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是学习电气维修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础,文章针对《电路基础》的教材特点,根据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分析了在《电路基础》教学中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导入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法,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促成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有助于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3.
根据基桩的现场竖向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基桩的荷载传递特点、荷载沿桩身分布规律、竖向承载性状和桩身侧阻发挥特性,得出了一些在洞庭湖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本文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某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与支护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坑底隆起、地表沉降和相邻高架桥桩体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深厚的粉细砂层中,地连墙变形有明显的“踢脚”现象;基坑由于开挖卸荷会导致明显的基坑隆起;坑外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主要在开挖深度的一倍范围内;基坑开挖也会引起相邻高架桥桩的侧向变形,最大侧移发生在开挖面附近。计算得到的地连墙和高架桥桩的侧向变形规律与已有文献的实测沉降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结果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5.
程序设计是高校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结合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和作者多年教学改革实践,设计了一套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案。该方案包括教学环节、教材选择、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可直接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96.
九寨沟"8. 8"地震后余震一直持续,对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威胁,进行余震监测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薛家坝不同地基类型、不同高程处各监测点的地震动响应分析揭示:处于深厚覆盖层场地的1#监测点记录到的峰值加速度 2#监测点参考点,说明局部范围内不同地基类型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要比地形放大效应更为显著; 1#监测点阿里亚斯强度最大值分别为2#及参考点的1. 5、5. 1倍,而处于相同地基条件的2#监测点阿里亚斯强度最大值约为参考点最大值的3. 5倍;傅氏谱分析发现:深厚覆盖层场地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强于完整基岩场地,2#监测点同一高程不同埋深对地震波具有选择放大作用,距离洞口越近放大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97.
本文主要介绍大直径挖孔灌注桩基工程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发现桩基存在的质量缺陷的分析,结合施工工艺对质量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案,以供处理桩基质量事故参考.  相似文献   
98.
赵敏  于圣平 《甘肃科学学报》2015,27(3):74-78,95
在黄土地区,从黄土地层本身特性出发,利用湿陷性黄土二元结构性质研究基坑沉降规律。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黄土上下不同地层性质变化出发,通过实验测定土层在降水后的性质变化来研究地层沉降的机理;第二,在地下水渗流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降水井布置情况,分析基坑降水的影响半径;第三,考虑规范推荐计算沉降公式的不准确性,从二维固结理论出发,运用粘弹性本构模型公式,结合黄土饱和地层的相关参数对沉降进行精确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十分相近,对实际黄土地区降水施工导致周边建筑物沉降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9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立法规制学术不端行为是防范和惩罚学术不端行为的基础。本文研究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程序,主要包括举报和受理、调查、处理、救济等程序,并据此提出了对我国的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0.
目前灰色模型在建筑物、边坡、高铁等领域的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在现代有轨电车中的沉降预测中应用比较少,并且现代有轨电车在运营阶段的沉降变化量较小。用灰色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有轨电车筏板的沉降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并比较。结果表明,新陈代谢GM(1,1)模型剔除了旧数据,增加了新的预测数据,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验证了模型在现代有轨电车筏板进行沉降预测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情况的沉降监测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