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分析电驱动车辆发动机和动力电池组混合驱动的动态特性,采用等效阻抗法建立永磁同步发电机、整流桥和动力电池组在发电机转子d-q坐标系中的统一动态电路模型,并运用状态方程和直流水阻负载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模拟车辆转向工况,仿真得出电池组对减小发动机转速和转矩超调量,平滑直流母线电压剧烈变化效果显著,并能发挥助力和吸收再生制动能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942.
电动公交客车充电站容量需求预测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明确纯电动公交客车对充电站配电容量需求为目标,叙述了充电站电力负荷计算、预测的重要性及常用的电气负荷预测和计算方法,根据电动公交客车运行机制及动力电池充电功率需求变化特性建立了电动公交客车充电站容量需求数学模型,对影响电动公交客车充电站配电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了等间隔和变间隔充电机制下充电站的配电容量需求,建立了定功率工况下电动公交客车车队的充电机制,为确定电动汽车实际充电运行机制和充电站容量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3.
 三元层状结构LiNi1/3Co1/3Mn1/3O2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电动汽车领域最具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对其进行性能优化的掺杂、表面包覆和制备特殊纳米结构材料的3 种方法。其中,纳米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粒子尺寸、形貌、多孔性、结晶性和比表面积紧密相关。因此,提高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电化学性能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为研究替代哈龙的新型清洁灭火剂对民航运输锂离子电池火灾作用特性,基于动压变温实验舱,实验设定了80 kPa,60 kPa和40 kPa的压力环境,使用全氟己酮(Novec1230)、2-溴-3,3,3三氟丙烯(2-BTP)和细水雾进行灭火实验。根据它们的灭火机理,从实验现象,降温效果和一氧化碳浓度三方面分析了三种灭火剂的灭火效果。结果表明,变压条件下Novec1230和2-BTP主要通过化学抑制的机理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火焰中自由基H·和OH·浓度,实现快速灭火;而细水雾的降温和抑制温升效果要明显优于Novec1230;同时灭火效果会随环境压力的下降而增强;在较低环境压力下,2-BTP对于灭锂离子电池火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5.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充电和保护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提高串联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一致性,设计了电池组均衡充电保护系统并介绍了其具体实现方法.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组均衡充电保护系统在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均衡充电和保护功能,建立了电池组均衡充电的控制模型.在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充电试验过程中,测量了模块的分离电流和反馈总线电压.豪华电动大客车BFC6100EV运行试验表明,均衡充电保护系统改善了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一致性以及保护作用,改善了电池的性能,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46.
用于锂离子电池热安全保护的正温度系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正温度系数(PTC)材料取代锂离子电池用导电剂,利用其高温下的金属-绝缘体相变导致的电导率变化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温保护.通过对比,研究了高温下常规锂离子电池和加入PTC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抗高温性能以及PTC材料在电池中的电阻温度变化效应.结果表明,温度高于80 ℃时该PTC材料在电池中的PTC效应非常显著,有效地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  相似文献   
947.
锂离子电池:嵌入理论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为将嵌入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成功的实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电化学反应、组成、电化学行为、特征以及其最近的进展.  相似文献   
948.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其技术水平及产业发展对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意义重大。在研发方面,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及中国分别制定了动力电池的国家发展规划,提出了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方向和相关指标;在产业方面,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主流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纯电驱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中、日、韩3国电池企业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和竞争者,产品涉及不同的材料体系、不同的容量及不同的工艺路线,能量密度范围为89~245 (W·h)/kg,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提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预期实现产业化的材料体系及电池单体的相关技术指标,指出了动力电池产业面临的问题,表明在装备、材料、系统集成以及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49.
 动力电池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过程中,各方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阐述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车用电源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及其有效的解决方案。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问题主要分为3个层次,即"演变"、"触发"和"扩展"。"演变"是指动力电池安全性事故发生之前,故障可能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触发"是"演变"过程的转折点,也可以是突发情况破坏了动力电池系统,并导致安全性事故。阐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触发"的机理,对于不同种类的热失控触发形式进行了分析。在动力电池安全性事故"触发"问题上,最为核心的问题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失控。热失控"触发"发生后,应防止热失控"扩展"的发生。论述了热失控"扩展"过程的机理,以便于提出更加合理的安全性设计方案,防范热失控"扩展"的发生,降低安全性事故造成的损害程度。基于热失控"演变"、"触发"与"扩展"的机理,提出了事故防范和安全性监控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95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以及轻轨必将迎来更快更新的发展。地铁道岔作为一种特殊道岔类型将继续大量使用,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开发新的转换设备和安装装置,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