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00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and joint formation. AA6061 aluminum alloy (Al) and commercial pure ti-tanium (Ti) joints were welded by ultrasonic spot welding (USW). The welding energy was 1100–3200 J. The Al–Ti joint appearance and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were observed mainly via optical microscopy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good joint can be achieved only with proper welding energy of 2150 J. No significant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was found under all con-ditions. The high energy barriers of Al–Ti and difficulties in diffusion we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absence of IMC according to kinetic ana-lysis. The heat input is crucial for the material plastic flow and bonding area,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joint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2.
2019年夏季在长江口―东海海域纵向断面上进行现场采样和观测,获取了12个走航站位和低氧区1个连续测站的水质数据和24个底层水样,样品经过滤、固相萃取和乙基化衍生等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9种有机锡化合物浓度,旨在分析其在长江口海域的空间分布和潮汐变化特征,并探索其在口外低氧区的行为。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海域底层水体中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范围为33.9 ~ 203 ng?L-1 (以Sn计, 以下同),平均值为125 ng?L-1;仅有42%样品检出三丁基锡(TBT),其质量浓度最高可达53.1 ng?L-1,其余8种有机锡化合物检出率可达92%~100%。其中,甲基锡类质量浓度为(36.7 ± 16.2)ng?L-1,约占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的20% ~ 40%;丁基锡类质量浓度为(33.1 ± 22.0)ng?L-1,约占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的16% ~ 45%;苯基锡类质量浓度为(55.7 ± 12.4)ng?L-1,约占溶解态有机锡质量浓度的26% ~ 59%。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和口外低氧区,以及低氧区的涨潮流向落潮流转换阶段,底层水出现溶解态有机锡的质量浓度峰值,主要增加的是TBT及一取代有机锡化合物。研究还发现,三苯基锡(TPhT)和一丁基锡(MBT)质量浓度随溶解氧饱和度降低而增加。潮汐影响下底边界层中的再悬浮和还原溶解过程,导致底层水中的TBT和TPhT等有机锡呈现脉冲式暴露,其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3.
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开展了水力负荷、碳氮比和温度等关键参数的中试运行效能研究。中试系统中主要利用外加碳源而不是二级出水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较优的水力负荷和碳氮比分别为5 m·h-1和4,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2.8%和67.3%;在温度为15~27 ℃时,中试系统的出水TN稳定在10.0 mg·L-1以下。中试系统中,不仅HyphomicrobiumMethyloversatilis等传统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较高(占25.12%),MethyloteneraParacoccus等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也较高(占33.29%),以上优势菌种的存在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24.
为获得酿酒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研究以洛伐他汀含量、红曲色素色价、桔霉素含量及红曲菌产酶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固态发酵法从不同产地40份红曲米中筛选出1株高产洛伐他汀的菌株H5-3,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判定该菌株为紫色红曲菌。经过检测,菌株H5-3的洛伐他汀产量高达17.90mg/g,红色素色价3195.27μ/g,糖化酶、液化酶、酸性蛋白酶的活力分别达2514.26、0.32、300.19U/g,且该菌株不产桔霉素,是可应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功能红曲菌。进一步将该紫色红曲菌H5-3应用于红曲黄酒的酿造,制得的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质量浓度63.75mg/L,红色素色价22.86μ/mL,酒精度14.86%,总酸4.90g/L,氨基酸态氮0.83g/L。对制得的红曲黄酒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发现有机酸质量浓度为12.70g/L,其中乳酸、乙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为其主要成分,分别占总量质量分数的28.2%、21.9%、14.5%、12.2%、5.7%;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3540.58mg/L;在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酯类、醇类为主要成分,分别占总量质量分数的48.4%、43.9%,其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正丙醇、苯乙醇等含量较高,对风味有较大贡献;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比例协调。希望研究对传统红曲菌种资源的发掘利用以及红曲黄酒保健功能的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5.
海神单胞菌属(Neptunomonas)于1999年被首次鉴定,目前包含8个菌种,其中6个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本文总结了海神单胞菌属的菌种特征和基因组信息,并利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该菌属的碳源利用途径、聚羟基脂肪酸酯代谢途径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海神单胞菌属具有完整的糖酵解和乙酸利用途径,普遍含有Ⅰ型和Ⅲ型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酶,存在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为海神单胞菌属在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与环境治理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6.
Summary Direct observations on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insect herbivores are uncommon, but important.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host-plant selection by phytophagous insects that have been revealed by such observations are the role of chemicals in the leaf surface, and learning. There are few detailed reports of behavior at the leaf surface, but these indicate that many, if not all, insects exhibit behavior pattenrs that can be interpreted as an exa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surface and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may follow without further testing.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show that chemicals from the leaf surface commonly contribute to the acceptability or otherwise of a plant and in most cases so far the active chemicals are of widespread occurrence, not having a specific association with the host plant. Som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urface chemicals and plant palatability is learned, but in other cases there is evidence of an innate response. Habituation to deterrent chemical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the laboratory, but not in the field. Food aversion learning also occurs and may be important in dietary switching by polyphagous insects.  相似文献   
127.
合成了二维片层化合物(n-C_(12)H_(25)NH_3)_2MCl_4(M=Zn、Cu),并且用元素分析和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热分析法确定了它们的分解温度、相变温度和相变焓。  相似文献   
128.
释"臬"     
文章分析了“臬”字的甲骨文形体,该词为上从“自”下从“木”的会意字。在综合考察“臬”的形体构造、“臬”一词在早期典籍中的用法以及“臬”的同源词的情况以后,“臬”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可重构为:把刑罚所割去的鼻子置于树干上当作箭靶来射。  相似文献   
129.
对生物洗涤器处理低流量、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高浓度下的有机废气净化作用。实验研究表明:正常运行情况下生物洗涤器对高浓度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不同的污染物在相同的填料高度下具有一定的处理效率,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0.
用沸腾床研究了金川硫化镍精矿和天然纯镍黄铁矿焙烧动力学。利用H_2O_2溶液吸收SO_2、测其电导率、自动记录焙烧曲线。求得两种矿物的表面活化能分别为174.4和109.6kJ/mol。焙砂经电镜检验表明:进行部分氧化焙烧时,两种矿的镍黄铁矿粒内都发生铁向外、镍向内的金属离子逆向迁移。铁的硫化物优先氧化,形成铁的氧化物壳层,而镍则富集在矿粒内部,与硫共存,不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