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85篇
系统科学   148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5990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31.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用黄豆微核技术监测煤矿塌陷区水体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豆(之泗阳-288)为实验材料,利用微核监测技术对淮北煤矿塌陷区不同水体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同时,通过对水体周围污染源的监测与调查,分析引起污染的原因,进一步探讨防治污染的对策.结果表明,淮北煤矿塌陷区水体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黄豆(之泗阳-288)作为微核监测技术的实验材料是敏感的和可靠的;塌陷区周围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3.
漳州市河口污染物输入对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2005年对福建省漳州市入海河口(漳江口、东溪口)和近岸海域(东山湾、宫口湾)的监测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入海河口污染物输入对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陆源的有机、氮、磷污染物入海通量越大,所对应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越差,富营养化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4.
旱作农业区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以及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土壤墒情测试方法及相应的仪器配置、数据的分析与传递、监测资料的归档整理。  相似文献   
135.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6.
十年来,国内明清江西经济史的研究新见迭出,成绩斐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相当大的发展,集中反映了明清江西经济的状况,显示了江西地区在全国经济圈中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现结合有关学者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明清时期江西地区经济史的研究作一概述,以供同仁省览。  相似文献   
137.
大容量硬盘以其较好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但在很多情况下,硬盘也会不同程度地丢失空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几种容易造成硬盘空间丢失浪费的情况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8.
牛俊杰 《山西科技》2006,(6):127-128
文章对晋城矿区由矿区独立坐标系改用部定3°带平面坐标系后引起的边长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9.
城市快速路布局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使城市快速路网规划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路网的整体效益,分析了城市快速路的功能、适应性与快速路网布局的现状,把公路网规划中的节点重要度理论和交通区位论中的交通线干涉理论引入到城市快速路体系规划中,计算路网规划方案重要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选规划方案符合城市规划专家的直观判断,为城市快速路线位布局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广东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即LIA期间的气象灾害、战乱、人口发展等几方面的数据,研究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对广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衰退、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乱和农民起义的增多、人口发展的减缓以及瘟疫次数的增加,都与气候变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指出,气候变冷的各个可能的影响结果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阻碍了明清时期广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