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49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2006年10月在河北省安国市的4个样地,从0~10、10~20、20~30和30~40 cm 4个土层采集白芷根际土样,系统研究白芷根际AM真菌空间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芷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白芷具有Paris型菌根.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率在齐村最高,孢子密度在郭北庄最高,采样深度对孢子密度和AM真菌定殖率有显著影响,在10~20 cm或20~30 cm土层出现最大孢子密度;AM真菌定殖率在0~10 cm或20~30 cm土层有最大值.总定殖率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N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AM真菌泡囊定殖率呈显著负相关.菌根定殖率与孢子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样中AM真菌有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相似文献   
522.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523.
天然浸出液对自分离白腐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木质素降解酶产量,使其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在T ien&K irk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玉米芯、柏树、桃树、玉兰和连翘等浸出液,在空气环境中,对白腐真菌F 2进行自由悬浮振荡培养。白腐真菌F 2能够大量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 iP)和锰过氧化物酶(M nP)。添加天然浸出液后,L iP最高酶活为122.6 u/L,M nP最高酶活为135.4 u/L。在基础T ien&K irk培养基中培养则未检测出这两种酶的活性。在不同地区采集到的天然浸出液对两种酶的影响也不一样。结果表明,保持白腐真菌生长条件与天然生长条件相似,加入天然浸出液,可以促进产酶。  相似文献   
524.
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168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8g/L(干重),培养216h时,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1.24g/L,EPS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胞外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对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0.59g/L时,EPS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其趋势是随着培养基中同源灵芝胞外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2.34g/L时,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25.
厦门及周边地区产10种食用菌的脂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厦门及周边地区产的黑木耳、鲍鱼菇、平菇、香菇、草菇、茶树菇、鸡腿菇、金针菇、蘑菇和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的10种食用菌样品中的脂肪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了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食用菌的粗脂肪含量在1%-5%之间,其中姬松茸子实体最高(约5.4%),最低者为黑木耳(约0.7%).脂类中共有10种脂肪酸组成得到了确认,但在含量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中又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为主要脂肪酸,其余的则明显较少.这些为从不同角度探讨对上述食用菌的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26.
白腐菌ZJ-6的筛选及对合成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生物资源中筛选出一株白腐真菌ZJ-6,确定了其生长条件,实现了扩大培养,并研究了ZJ-6对4种难降解染料的脱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ZJ-6对甲基橙的脱色效率超过90%,对刚果红和次甲基蓝脱色效率达85%左右,对结晶紫的脱色效率在70%左右.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的同时,自身能够繁殖生长.白腐菌ZJ-6对合成染料脱色的机理包括生物降解和菌体吸附两方面.  相似文献   
527.
植物寄生线虫造成的危害极大,开展捕食线虫真菌资源的研究是线虫生物防治的前提和基础.2006年至2007年间对云南西部云南松、华山松松树根际土中的捕食线虫真菌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分离到捕食线虫真菌土壤的地理位置、海拔的分析,结果表明:捕食线虫真菌在云南西部松树根际中广泛分布,从1000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捕食线虫真菌3个属(Arthrobotrys,Drechslerella,Dactylellina)21种和5个未产生捕食器的相关属Dactylella以及菌丝不分隔的捕食线虫真Stylopage属的1个种和Tridentaria属的1个种,其中2个为待定种.优势种为Arthrobotrys oligospora,Arthrobotrys musiformis,Arthrobotrys thaumasia,Dactylellina ellipsospora.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生粘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528.
松材线虫病木中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江苏南京和浙江舟山地区松材线虫病木标本,并进行分离培养,得到10多种真菌,其中Ophiostoma ips,Ophiostoma lignicola,Sphaeropsis salicicola,Dothiorella gregaria和Haplosporella minor出现的最多;在Ophiostomaspp.和Cephalosporium zonatum的培养皿中出现大量的线虫。在天牛的蛹室和虫道中有大量的长喙壳真菌存在,并与线虫的关系密切。实验证明Sphaeropsis salicicola,Dothiorella gre-garia、Haplosporella minor能引起严重的松木变色。  相似文献   
529.
从深海沉积物中筛选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真菌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西太平洋近赤道区采集到的18个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83株海洋真菌,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分别对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抽提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有37株菌株对至少一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有29株菌株对KB或Raji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分别占总供测菌株的44.6%和34.9%.在抗肿瘤活性菌株中,WP-M-1、DY-G-2、DY-C-2、WP-K-3和WP-Q-2等5株菌具有很高的活性,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抽提物对Raji细胞的IC50分别为5.000、1.064、2.796、1.920、0.520 μg/mL.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来源的真菌中蕴藏着丰富的抗菌及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产生菌,是开发抗菌和抗肿瘤药物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30.
不同宿主植物对丹参根围土著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盆栽实验在灭菌条件下研究了玉米(Zea mays)、葱(Allium fistulosum)、黑麦草(Loliumperenne)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等4种宿主植物对丹参(Salviamiltiorrhiza)根围土著AM真菌生长和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供试植物都能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但不同宿主植物形成的菌根特性和程度有明显差异.以三叶草为宿主植物对AM真菌生长最为有利,其根内菌丝SDH活性、孢子数均高于其他3种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