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4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8篇 |
丛书文集 | 29篇 |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835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2.
“旋转曲线”是旋子模型及旋子流假说的重要内容,该曲线在气功外气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实验的角度证实了旋频曲线的存在,证明了意念对外气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3.
为分析初始速度、初始偏转角与质心位置对非圆截面结构抛撒稳定性的影响,利用Fluent程序,对结构在抛撒过程中的质心轨迹与旋转角进行了数值研究. 结果表明:质心径向的最终旋转角随初始抛撒速度的增加呈负指数衰减;在不同结构攻角条件下,质心径向和轴向旋转角均随着初始轴向偏转角的增加而减小,且质心径向偏转角降低速率相对较慢;结构攻角的增加在加剧径向偏转量的同时,削减了轴向偏转量;结构初始攻角与径向的偏转对质心轴向旋转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4.
对紫外-可见光谱区星载光栅光谱仪的响应偏振敏感性的问题,采用加入退偏器的方法来消除仪器的偏振响应,保证成像光谱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退偏器根据大气偏振的特点采用简单双光楔结构旋光退偏器,给出了其退偏度理论表达式,计算分析了系统的线性偏振敏感度.采用矩阵计算法推导分析了退偏器的偏振像差矩阵和光学传递矩阵,重点分析了退偏器引入的双像对成像光谱仪像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退偏器后,仪器偏振响应敏感度小于1%,系统MTF下降小于1.5%,像质满足使用要求,完全可应用于星载光栅成像光谱仪. 相似文献
115.
本文用坐标系旋转方法研究SU(2) 自旋团簇系统两类规范解析解的关系.研究对象选用一个有部分各向异性耦合的3自旋12粒子环链.从中发现系统的单规范解析解可以由双规范解析解获得.还计算了单规范解析解的几何相位,结果显示:单规范的每个基本解析解中的几何相位均为π.如果令双规范中的参数λ=π2,那么这个相位值与对应的双规范基本解析解中的几何相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6.
平茬更新代次对杞柳生长及柳条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淮河低湿地不同平茬更新代次的杞柳林分,对其生长情况及柳条产量、质量进行调查,并对平茬更新代次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4代杞柳林分在叶面积指数、柳条平均直径和长度以及生物量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1代林分柳条分化严重,整齐度低,细弱型柳条(D<0.4 cm)比例达44%,需要在栽培过程中加以人工调控;4代林分柳条的整齐度较高,但产条数量较0~2代林分低20%以上,并且粗大型柳条(D>0.8 cm)所占比例略高于其他代次,建议在生产中采用1年2次收获的方式以增加中细型柳条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7.
万文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Z1)
文章介绍了一种无速度检测的感应电机电流源逆变驱动系统,以电动机定子上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转速估计值。系统是采用滑差频率的电流调节控制。 相似文献
118.
119.
制备GHZ态和cluster态是当前量子通讯及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偏振光被囚禁原子光腔反射后所获得的法拉第旋转制备了子GHZ态和cluster态。该方案不需要腔场的强耦合条件,在低品质光腔中也能实现,从而大大降低了实验难度。 相似文献
120.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根际效应 Ⅱ.冬种黑麦草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冬种黑麦草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种黑麦草使土壤容质量下降9.4%,而对照区仅下降4.0%;冬种黑麦草使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了66%,而对照区降低了14%;冬种黑麦草使土壤的全N,全P和有效N,有效P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26%,32%,67%和33%,而对照区下降了13%,4%,20%和13%;冬种黑麦草使土壤的全K和有效K质量分数提高了14%和78%,对照区也提高了10%和10%;种草区虽然土壤养分的增加与施肥有关,但有效N和K的增加显然还受到根际效应的影响,其证据是:在种草区,尽管土壤中的N通过收获黑麦草产生了较大的净输出(28.0g/m2),但土壤N含量仍然有不寻常的增加,说明可能存在着不明N源.2种养分有效含量的增幅比全量的增幅更大.从收获的黑麦草中发现土壤有N的净输出,可能是由于冬种黑麦草有不明来源的N素积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