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根据邓聚龙教授关于信息覆盖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灰色集合——灰覆盖集,讨论了这种灰集合的表示法、运算及其性质,阐述了灰覆盖集的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32.
宁陕齿突蟾Scutiger ningshanesis Fang于1985年以一只雌性发表以来,雄性未见报道.1988年5月20日晚作者在与雌性标本相同的地方(宁陕县平河梁),海拔1970m的溪流中采获一只齿突蟾.经鉴定为宁陕齿突蟾雄性成体(No.SXTU 88017),标本现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33.
陈啟喆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6-18,76
方国瑜先生以“南中泰斗,滇史巨擘”著称于世,其学术人品多有前辈学者著文称颂,然学术界很少提及其土司制度研究的论述,其实,方先生土司研究有三个特点:其一注重文献基础,其二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其三注重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34.
放风筝是中国人在清明时节所进行的一项传统习俗活动,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筝流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和南通风筝等,其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35.
八一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造了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八一精神。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方志敏领导发动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并创建了红十军。本文论述了八一精神与方志敏创建红十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红十军精神。红十军精神与八一精神是具有共同特征的历史精神。 相似文献
36.
汪超宏所著《宋琬年谱》,是近年来学术界发表的多种同题著作中学术价值最大的一部,但此书也有考订未详之处.方孝标《安雅堂文集序》、萧云从《同方尔止方位伯饮计部宋玉叔署中》和徐夜《杭州赠宋荔裳宪使先生》、《宋玉叔先生见示安雅堂诸刻集》等文献,汪著均未能采用.而这些文献所记宋琬与方孝标、萧云从、徐夜等3人的诸多交往均可系年,故据以对汪著作订补,以期促进对宋琬生平和交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单传是水浒故事的先导;《宣和遗事》是水浒故事的里程碑;元初的水浒杂剧中的有关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创造,这些是施、罗创作《水浒传》吸取、借鉴的宝藏。施耐庵是前人成果的集大成者和再创作者。他采用了《宣和遗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其优点。施耐庵对宋十回加强了忠义思想,对武十回更多地保留了话本原貌,对杨志、鲁智深、史进故事也分别进行了处理。征方腊部分施耐庵加工的成分最重。从作品中的线索考证出施耐庵集撰本的开端及大体回数。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最后加工者和定稿者。近来研究者发现了罗贯中编纂《水浒传》的内证。罗贯中对《水浒传》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出开篇的乱自上作和终篇的悲剧结局,对施耐庵的集撰本的总体思想倾向进行了改造和提高。王进遭受迫害,林冲被凌辱家破人亡酿成的官逼民反的事件,被概括成了社会性的口号。罗贯中设计的宋江悲剧结局,在于为人们提供历史的教训。这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罗贯中将鲁智深的遭遇与...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心衰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2~3级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以病因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按心力衰竭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使用心衰方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的变化。观察周期共1年。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积分更低(P〈0.05)。(2)治疗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较治疗前降低,每搏量、有效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脏的收缩功能改善,心排血量增加。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衰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9.
姚慧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2-47
方方对死生这个哲学命题的思考,已经融入了她的创作中,而在不同的创作时期,作家对死和生的态度也并不相同。如果说在"新写实"时期,方方以死亡为视角,以零度写作的叙述态度来窥探生存的琐屑和人性的卑微、丑陋,那么在她近期的作品中,她则以人道主义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人类生存的本相。方方在创作中,关注的焦点、叙述态度和哲学思考都出现了转向。这三个方面的转向分别是:从消解生命的价值到对生命韧性的关注;从悲情主义到温情主义;从存在主义到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