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预测液黏离合器的温度场分布及热负荷特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求得摩擦副散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建立了摩擦副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获得了摩擦副的温度场分布,综合考虑换热表面形状、摩擦片转速、油液流速和入口压力、流体物理性质等因素,揭示了各因素与对流换热系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摩擦副温度从内径到外径逐渐升高,菱形区域中心温度比四周高。摩擦片转速越大对流换热系数越大;油液黏度越小,入口压力越大,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可见,油液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最为显著;摩擦片转速、油液的入口压力和黏度会改变流速及流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72.
以多级减振离合器的接合过程为控制为对象,考虑到扭振弹簧刚度和阻尼的分段特性,建立了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应用微分流形变换和反馈线性化方法,原非线性系统可等价为具有零动力学性质的线性系统,然后在线性空间设计控制方案,仿真以两级减振自控离合器跟踪理想响应为例,结果表明,对非线性系统实施反馈线性化控制,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73.
自动离合器的自适应最优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起步工况是汽车AMT系统自动离合器最佳接合规律研究的难点。经分析,油门开度、发动机状况,档位、载荷等是影响接合品质的主要因素。对发动机状态进行非线性参数模型自适应监测,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熄火或失速,滑摩功和冲击度是相互制约的性能指标。本文建立综合最优目标泛函,根据极小值原理,衽最优控制,影响接合过程的参数在最佳接合规律中表达为显式形式,便于精确控制和深入分析各种因素对接合过程影响的动力学机理,通  相似文献   
74.
以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MT)的离合器结合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起以输入非线性动力传动系统数学模型。进一步主基于微分几何的反馈线性化方法,将原非线性系统等价为完全可控型线性模型。对该系统实施PID控制,跟踪理想整车加速度,并作了计算机仿真,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跟踪性态良好。  相似文献   
75.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系列研究,建立了基于超短周期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于单砂体的层面微构造模型,弄清了单砂层范围内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有效储渗体和物性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表征的方法与技术,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6.
在非紧超凸度量空间中的非紧允许集上,改进并推广了Browder 不动点定理,讨论了Ky Fan极大极小不等式.在应用中,给出了2个新的非合作n-人对策的Nash平衡存在定理.  相似文献   
77.
车辆起步过程发动机恒转速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车辆起步发动机恒转速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起步控制策略,如何实现发动机转速跟随目标转速曲线变化以提高起步性能是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离合器接合控制原则,设计了以发动机转速及其目标转速、离合器行程为控制参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及相应协调规则构成的控制系统.仿真试验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该控制策略均能保证发动机基本无超调地达到目标转速,实现了发动机恒转速起步,离合器滑摩功小,能够反映驾驶员起步意图,提高了车辆起步性能.  相似文献   
78.
为进一步提高湿式离合器的润滑与冷却效率,通过改变通油孔的布置方式,在原有离合器油路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其他3种油路结构,采用VOF方法对油路气液两相动态特性进行CFD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油路结构对润滑油流速分配、摩擦间隙充油效率以及排油效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结构.原有润滑油路内存在涡流,导致润滑油流速分配不均匀,摩擦间隙充油效果相对较差.通过布置通油孔避免了涡流的产生,使润滑油流速分配均匀,但存在润滑油对流现象,导致部分摩擦间隙达不到较好的充油效果,其中V字形油路结构在润滑油流速分配、摩擦间隙充油效果以及润滑油循环方面优于其他结构,有助于提高离合器润滑与冷却效率,减少离合器发热,提高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9.
赵克文 《系统工程》2004,22(2):101-102
1984年,Fan给出了著名的Fan定理:若2连通n阶图G的距离是2的任意两点x、y均有max{d(x),d(y))≥n/2,则G是哈密尔顿图。本文证明深化Fan条件的结果:若2连通n阶图G的满足1≤|N(x)∩N(y)|≤α-1的任意两点x、y均有max{d(x),d(y))≥n/2,则G是哈密尔顿图。而且本文给出的证明方法更简捷。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离合器的设计要求出发,分析由于过大的热负荷影响W4—60挖掘机离合器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