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5537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海流花油田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后出现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以及达不到配注要求等问题。为此,通过对该油田注水层段储层特征分析以及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找出注水过程中潜在的损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储层保护措施建议。储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蒙脱石为主;储层物性良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地层原油性质较好,属于轻质原油,地层水型为Na HCO3水型。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储层临界流速为5 m L·min-1,具有弱速敏;临界矿化度为4 480 mg·L-1,储层具有强水敏;储层不存在盐酸敏感性,存在弱土酸敏;临界p H为13,储层具有弱碱敏。在油田后续注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水速度、控制入井流体的矿化度和p H,采取合适的酸化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82.
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架构下,文章建立了饱和油水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耦合作用的理论来模拟裂隙砂岩储层中的油-水渗流,提出了基于双孔隙固相系统变形与油水两相渗流的全耦合力学模型;在对力学模型给予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应用解耦的有限元数值解方法对裂隙储层的两相流体压力、饱和度以及储层变形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隙储层流体运动主要由裂隙变形、油/水的PVT特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83.
对水平放置的内径为40mm的钢管内的油水两相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针对钢管内油水2相油滴分散流的流型进行了描述,从实验和理论2方面分别对含水率和混合流速等因素对油滴分散流摩擦阻力压降规律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实验表明,含水率和混合流速是影响压降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流型下,同一因素对压降规律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4.
观光木和云南含笑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GC/MS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Chun)和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精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30个和36个化合物.两种精油化学成分比较,相差较大.该研究可能为这两种植物的分类学提供一定的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针对输油管道中检测出的表面裂纹提出了在测量沿着裂纹表面的开口方向位移分布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裂纹周围的应力分布,评价裂纹端部应力强度因子Kest的方法.通过有限元解析对不同深长比(c/a)的表面裂纹,对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KFEM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的Newman-Raju公式对同样裂纹计算的相应应力强度因子K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KFEM与K的结果基本相同.说明了本评价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裂纹初始疲劳扩展过程中裂纹端部应力强度因子Kest,结果表明对实际输油管道中存在的表面裂纹,即使载荷、裂纹深度未知及裂纹周围有残余压缩应力存在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评价方法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86.
提升管反应器中催化裂化与热裂化反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工业提升管中的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催化裂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缩短反应停留时间和提高剂油比可有效抑制提升管反应器中热裂化反应的发生,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反应温度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轻质油收率,但反应温度过高会使热裂化反应加剧,从而使产物分布变差;当采用高温、大剂油比操作时,缩短反应时间,尽量消除提升管反应后期的热裂化反应,是改善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塔河1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属大底水、薄油层、受构造控制的砂岩孔隙型块状底水未饱和油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井普遍见水,含水上升过快、递减加大。水平井产液剖面出现异常。油藏总体动用程度偏低,高含水后治理难度增大,堵水措施有效率低.对油藏开发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底水油藏地质特征的认识。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建立适应油田开发调整的三维地质模型.从而为油藏数值模拟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区块的地质建模过程,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等信息。结合夹层解释结果。在孔渗曲线的基础上。采用夹层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各种随机模型的对比评价分析。建立了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从三维空间上识别出夹层的类型、厚度和分布。认为塔河1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主要受到断层和夹层控制,这为开展底水水侵模式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当归、川芎两味药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比当归和川芎的挥发油成分异同,探讨其药用功效异同的化学成分依据.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特别是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异同是造成当归、川芎化学性质异同的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9.
稠油热/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和蒸汽吞吐,但在蒸汽开采过程中,存在蒸汽超覆和气窜问题,从而减小了蒸汽波及体积;同时,受岩石-原油-水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在蒸汽波及区域内有很大一部分稠油不能被剥离下来,即洗油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了热/化学驱油技术.主要对稠油热/化学驱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热/化学驱技术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扩大热采波及体积、提高热采洗油效率以及降低原油黏度,主要包括热/碱复合驱、热/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热/聚合物复合驱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详细论述了每种开采技术的机理和特点,认为热/有机碱/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与稠油井下改质技术是稠油开采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通过测定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探寻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SY2对石油的降解机理,为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色质谱分析手段测定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 SY2对石油和正十四烷降解产物,对菌株SY2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Y2对石油中的正烷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73.4%、49.3%、48.9%;根据正十四烷降解产物推测:菌株SY2对正十四烷的降解有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直接脱氢等多种途径,产生酯类、烯烃类、烷烃类及羧酸类等物质,与文献报道的烷烃降解途径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