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021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用瑞典产的2277型热活性检测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大青叶生物碱和青霉素钠对大肠杆菌的代谢作用,并用计算机处理得出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小于最小抑菌浓度的药物浓度下培养耐药菌,然后测出在该浓度作用下的耐药菌的生长代谢过程,并处理得出细菌对大青叶生物碱和青霉素钠耐药性的规律,利用该仪器还测定了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82.
甘肃平凉崆峒山不同海拔梯度辽东栎叶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崆峒山不同海拔尺度上的辽东栎叶片为实验材料,对其比叶面积、毛基密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进行测定,探索海拔变化对崆峒山辽东栎生理形态的影响以及叶片解剖学特性对海拔梯度的适应性,从而为选择化石植物重建古环境提供依据.结果与分析表明:随海拔升高,比叶面积、气孔长度、气孔密度呈二元曲线关系,而毛基密度则呈一元线性关系;所有叶特征参数均在1 935 m处具显著转变,推测该海拔附近是崆峒山辽东栎的最佳生长区域;海拔1 935 m之上的区域,低温逐渐成为制约辽东栎生长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以红阳猕猴桃组培苗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0.5mg/L ZT(玉米素)+0.5mg/L 2,4-D(2,4-二氯苯氧乙酸)诱导产生淡黄色疏松的愈伤组织,MS+3.0mg/L 6-BA(6-苄基腺嘌呤)+1.0mg/L NAA(萘乙酸)诱导产生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在MS+5.0mg/L 6-BA+0.5mg/L 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达到100%。在1/2 MS+1.2mg/L IBA(吲哚丁酸)培养基上不定芽生根率为83.3%。  相似文献   
84.
在新型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中(CW-MFC)中,以葡萄糖为对照组,研究梧桐浸泡液作为活性艳红(X-3B)共基质以实现其脱色的可行性,并从梧桐浸泡液初始浓度以及内筒植物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以梧桐浸泡液为共基质条件下系统最佳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天时,梧桐组最高脱色率为97%,与葡萄糖组相差无几;且当梧桐组中X-3B进水浓度为150mg/L,梧桐浸泡液COD浓度为130mg/L时,脱色效果最佳,达到97%。COD去除方面,外筒(CW系统)的串联,在进一步去除内筒出水中脱色副产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进水中梧桐浸泡液COD浓度的增加效果更佳,且COD去除率最高为22%。以梧桐浸泡液为共基质的系统,其电压输出值为0.275V左右,且内筒有植物系统电压高于无植物。  相似文献   
85.
【目的】松材线虫病是当前我国林业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森林病害。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化学杀线剂具有环境局限性,研发高效植物源杀灭松材线虫的药剂对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同时降低环境化学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乙醇浸渍提取法制备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等30种植物的提取物,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利用液液萃取法,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有机溶剂对两种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步提取,得到药液的质量浓度梯度为10.000、5.000、2.500、1.250和0.625 g/L,并分别测定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虫卵悬浮液在25 ℃恒温保湿培养箱内培养,24 h后开始观察,32 h后结束观察。通过镜检统计线虫卵数,并计算相应的线虫卵累计孵化率和孵化抑制率。【结果】采用质量浓度为10 g/L的喜旱莲子草、乌蔹莓乙醇提取物分别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线虫校正死亡率均为 100%。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中存在主要的杀线活性物质,两种植物萃取物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的半致死剂量(LC50)分别为0.588 8和0.969 3 g/L。在离体虫卵孵化试验中,喜旱莲子草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最大,为79.77%,其次为乌蔹莓的水层萃取物,为46.51%。【结论】可见,喜旱莲子草和乌蔹莓对松材线虫成虫和虫卵均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杀活性,可作为新型植物杀线虫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6.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园内设置了低、中、高3个密度梯度,在生长季末调查了不同密度下结缕草无性系构件匍匐茎和分蘖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结缕草单株产生的匍匐茎数量增加、匍匐茎分枝结构变得复杂,匍匐茎总长度、节间长度和节数增加;低密度下分蘖数量明显增多,分别达到高密度、中密度处理的19倍和3倍。因此,结缕草无性系构件在不同密度下采取了不同的适应对策,低密度下迅速占领空间,高密度下则减缓生长,以降低种内构件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南方绿化常用的8种桑科榕属植物: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印度橡胶榕(F.elastica)、黄葛榕(F.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金榕(F.microcarpa‘Golden Leaves’)、小叶榕(F.microcarpa)、柳叶榕(F.celebensis)、高山榕(F.altissima)、菩提树(F.religiosa)的抗逆性,采集它们的叶片制成玻片,观测叶片解剖构造。9个观测指标包括叶表面上、下角质层厚度,叶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叶表皮气孔密度,气孔长度。观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前2个主成分贡献率之和为81.384%(〉70%),可以代表原始因子所代表的大部分信息,其中以叶片厚度对贡献率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的结果是橡皮树和黄葛榕单独各成一类,其它6种植物共同组成一类;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得到8种植物抗逆性顺序为:橡皮树〉小叶榕〉高山榕〉黄金榕〉垂叶榕〉菩提树〉柳叶榕〉黄葛榕,这一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很好地互相吻合。  相似文献   
88.
根据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2011年从河南引进的新优彩叶植物花叶连翘在太原市的栽植情况,通过软枝扦插繁殖试验,详细阐述了花叶连翘软枝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89.
Plants have complex structures. The shape of a plant component is vital for capt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es. One of the challenges in computer graphics is to create geometry of objects in an intuitive and direct way while allowing interactive manipulation of the resulting shapes. In this paper,an interactive method for modeling leaves based on real image is proposed using biological data for individual plants. The modeling process begins with a one-dimensional analogue of implicit surfaces,from which a 2D silhouette of a leaf is generated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The silhouette skeleton is thus obtained. Feature parameters of the leaf are extracted based on biologically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obtained leaf structure is then modified by comparing the synthetic result with the real leaf so as to make the leaf structure more realistic. Finally, the leaf mesh is constructed by sweeps.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山姜根茎水提物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性.以ICR小鼠为试验对象,将急性毒性试验分为山姜水提物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最大耐受量单次给药5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分为山姜水提物低剂量组(1.3 g/kg)、高剂量组(2.6 g/kg)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15 d.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特征,体重变化,并记录脏器系数,检测小鼠血样中尿素氮、肌酐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对小鼠的肝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山姜水提物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山姜水提物高剂量组肌酐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山姜水提物高剂量组的肝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余各器官脏器系数,尿素氮、肌酐含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常.实验结果提示山姜水提物未引起明显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