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24篇
自然研究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介绍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海湾合作委员会、亚太经贸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盟一地中海伙伴关系等组织的特点。其中海湾合作委员会是地区内部和南南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是跨地区和南北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与世界范围内的一体化经济组织典范相比,中东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尚存在诸多的缺陷,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中东需要从前者那里借鉴更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2.
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反映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2孔(27°05.4′N,121°24.1′E,水深62m,岩芯长34.1m)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和14C年代测试,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区的海平面及沉积环境的变化.14.0ka左右,海平面已经到达现今海平面下62m等深线的位置,大量沉积物在此沉积.13.0~4.2ka之间,受海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少量沉积物在此沉积.4.2~3.2ka之间,现代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主体在该岩芯附近快速堆积.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体由北向南,由内向外逐渐形成,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扩散和输送特征, 利用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46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的全年逐时气象数据和探空资料, 对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整理, 使用Calmet模式诊断出逐时气象场。利用逐时风场和72小时轨迹, 对该地区的扩散类型进行分类(系统大风型、弱背景影响型和局地环流型), 并依此对该地区的流动状况进行分析。还根据季节和分类结果对扩散路径进行简单的分类, 并依此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输送路径以及影响范围。分析结果表明: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输送特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以及海陆风特征; 该地区春季和冬季的大气输送和扩散能力较好, 夏季次之, 秋季最差; 大气输送轨迹随季节变化明显, 并且在不同的扩散类型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4.
杜雅娟  冯添  康志海 《科学通报》2013,58(3):254-259
基于时域组合模型建立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万象洞及黄爷洞石笋δ18O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 并对未来2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时域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周期信息, 用其拟合实测数据精度较高; 用其预测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 和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相吻合,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同时通过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树轮的预测结果对比显示, 该地区在2012~2013年前后降水最少, 随后20年里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5.
利用鞅和随机分析方法对带有支付红利的指数O-U过程的亚式期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支付红利的指数O-U过程的几何平均亚式看涨及看跌期权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06.
中东反美主义就是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民众甚至政府对美国抱有深刻的反感和敌视并把美国视为威胁,抵制和否定美国产品、文化和价值观,甚至针对美国本土及其海外设施进行报复性的恐怖主义活动。对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强烈抵触是中东反美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美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实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在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并向该地区输出美国式民主是中东反美主义产生的两个重要原因。中东反美主义表现出浓重的伊斯兰教色彩,相当激进和极端,往往演变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行动;同时,反美政权与亲美政权的并存,对中东国家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受这些变化影响较大的应该是建筑设计与其城市文化生态不相协调的问题。那么,观察一个城市建筑设计与文化生态之间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其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而研究它们之间的价值,则可以让我们正视建筑的历史性和可读性之间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映射自身的文化内涵。所以,如何解决好建筑设计与文化生态之间的矛盾,是如今建筑设计师的一门重要课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营造一个真实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08.
改进计算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基础模型, 利用投入产出表和STTC REV.2三位码水平上的出口贸易等数据, 测算了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亚经济体若干年份出口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 结果表明: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呈阶段性上升趋势; 加入WTO对我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 虽然日本是东亚地区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国家, 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韩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稳步提高且向日本收敛, 而印度尼西亚在提升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方面业绩较差. 最后, 结合中国以及其它东亚三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变迁趋势, 提出了中国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Qi  Li  He  JinHai  Zhang  ZuQiang  Song  JinNua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8,53(1):131-136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limatic temperature latitudinal deviation on middle troposphere, its seasonal cycle suggests that due to the rapid warming from eastern China continent to the east of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heating of Tibetan Plateau in spring, seasonal transition of the thermal difference between East Asia continent and West Pacific first takes place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 with greatest intensity. On the accompanying low troposphere, the prevailing wind turns from northerly in winter to southerly in summer with the convection precipitation occurring at the same time. This maybe indicates the onset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Consequently, we advice that the seasonal cycle formed by the zonal thermal contrast between Asian continent and West Pacific may be an independent driving force of East Asian subtropical monsoon.  相似文献   
110.
Based on 5 high-precision 230Th dates and 103 stable oxygen isotope ratios (δ18O) obtained from the top 16 mm of a stalagmite collected from Wanxiang Cave,Wudu,Gansu,variation of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in the modern Asian Monsoon (AM) marginal zone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was reconstructed. Comparison of the speleothem δ18O record with instrumental precipitation data at Wudu in the past 50 years indicates a high parallelism between the two curves,suggesting that the speleothem δ18O is a good proxy for the AM strength and associated precipitation,controlled by "amount effect" of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of the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increasing from AD 1875 to 1900,then decreasing from AD 1901 to 1946,and increasing again thereafter. This variation is quit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Drought/Flooding index archiv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speleothem-derived AM record shows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between AD 1875 and 1977,with higher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corre-sponding to cold PDO phase and vice versa at decadal timescale. The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is out of phase with the PDO after AD 1977,probably resulting from the decadal climate jump in the north Pacific occurring at around AD 1976/77.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a strong linkage between the AM and associated precipitation and the Pacific Ocean via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This rela-tionship will aid to forecast future hydrological cycle for the AM monsoon region,and to improve forecasting potential of climatic model with observation data from ca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