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系统科学   213篇
丛书文集   111篇
教育与普及   1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1篇
现状及发展   156篇
综合类   3233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have often treated natural field sites as extensions of the laboratory. But this overlooks the unique specificities of field sites. While lab sites are usually private spaces with carefully controlled borders, field sites are more typically public spaces with fluid boundaries and diverse inhabitants. Field scientists must therefore often adapt their work to the demands and interests of local agents. I propose to addr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b and field in sociological terms, as a difference in style. A field style treats epistemic alterity as a resource rather than an obstacle for objec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A sociological stylistics of the field should thus explain how objective science can co-exist with radical conceptual difference. I discuss examples from the Canadian North, focussing on collaborations between state wildlife biologists and managers, on the one hand, and local Aboriginal Elders and hunters, on the other. I argue that a sociological stylistics of the field can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radically diverse agents may collaborate across cultures in the successful production of reliable natur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992.
从5个方面讨论了元代朱世杰在代数学方面的贡献:推广和提出一些概念;把多元方程化为一元方程化为一元方程;对方程的表达;对高次方程的研究;对朱世杰工作的评论。认为失世杰是一位真正的代数学家,他的工作使中国的代数学在当时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论述了思想实验在物理学研究和科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了如何正确地运用思想实验来推进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自从人类开始具备哲学意识以来,有关现象和现象的根据——实在("实体"或"本体")——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辨就不曾停息过。在浩如烟海的哲学文献中,各种各样的始基论、本体论、实在论以及对它们的反驳理论占据了最大的一个部分。这类问题,正如康德决定性地证明了的:关于实在、本体、始基、终极原因、第一动力等问题的争论,不可能成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内容,这是由它们的超验性和原则上的不可检验性决定的;但是这种争论却有助于科学家确定自己研究活动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趋向,或者说,有助于科学家确定自己思想的先决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假定某种实在,成为了大部分近现代科学家内心深处一种怎么也排遣不掉的倾向。  相似文献   
995.
在介绍引文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等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在图书情报学中的应用,并以《图书情报工作》一刊2000—2008年的引文分析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总结了引文分析法的一些局限性和问题,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以使引文分析更加准确,发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按文理大类培养和按专业培养是两种不同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的课程考核不及格率是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两种模式下一年级学生的不及格率做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按文理大类培养能有效降低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的不及格率;同时发现,在大文大理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不及格率随时间的发展有波动性趋势,呈现N形曲线。  相似文献   
997.
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基础研究中实现科学创新的科研选题和理论思维的方法;同时引用科学史的实例对所述方法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98.
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早已是科技渗透的重点领域,运动服作为运动员在竞赛中专用服装亦不例外。从运动服的演变以及游泳衣和Nike Pro两项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体育运动与高科技运动服装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999.
民族地区科技活动投入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中国民族地区科技活动投入入手,分析了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要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比例,创新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制,鼓励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要重视R&D人力资源投入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创新·人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的需要;是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需要。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教育则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