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电磁感应透明的量子信息存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如何对量子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是人们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于电磁感应透明技术存储光量子信息,并考虑了信号场与原子系统的耦合系数、原予弛豫率和控制光场强弱变化等对存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储后输出的信号脉冲强度随着耦合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原子驰豫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控制光强的增大而增大.此外,控制光的强弱也对信号脉冲的存储位置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耦合两振子模型是分析人工电磁材料耦合特性的常用分析模型,它描述了相关参数对吸收谱或透射谱的影响.本文从耦合两振子模型入手,分析了两个重要参数:耦合系数和阻尼对人工电磁材料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影响,计算了吸收谱随这两个参数变化的情况.通过对耦合两振子模型的分析,为人工电磁材料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阻抗成像中有限元法的算法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阻抗成像(EIT)技术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其中有限元法在EIT中的快速算法实现是EIT同临床医学应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该又将有限元法应用于人体电阻抗层析成像中二维图像重建的特定场合,详细推导了单元特性短阵的形成、总短阵的组装规则以及矩阵方程的求解,全部算法实现基于VisualC++6.0环境,运行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通过改变控制光的拉比频率来调节分束比的光子晶体可控分功率器.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填充一定密度的电磁感应透明(EIT)原子气体的二维圆柱形光子晶体功率分束器分束比的可控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控制光的拉比频率,对归一化频率位于0.349 9~0.350 2 ωe(ωe=2πc/a)范围内的TM偏振入射光,实现了分束比从填充EIT气体前的1∶0∶0到填充EIT气体后1∶5∶0和1∶2∶7的人工调节.这种基于电磁感应透明的可控光子晶体分功率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工艺要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更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vert channel's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in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v4) and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the ICMP covert channd's algorithms of the IPv4 and IPv6 are presented, which enable automatic channeling upon IPv4/v6 nodes with non-IPv4-compatible address, and the key transmission is achieved by using this channel in the embedded Internet termin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vert channel's algorithm, which we implemented if, set correct, the messages of this covert channel might go through the gateway and enter the local area network.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影响开放式电阻抗成像检测深度的关键因素和解决途径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建立了人体躯干二维截面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表面激励、背电极激励和手电极激励等三种激励模式,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背电极激励和手电极激励能使激励电流更多地分布于被测对象深部区域,相应地能使边界电压对被测对象内部阻抗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开放式电阻抗成像的检测深度,比表面激励模式更加适合于开放式电阻抗成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侯雪  刘準 《长春大学学报》2011,(6):55-57,64
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EIT)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圆形场EIT扫描数据,实现了场域内干扰物质的相对尺寸及相对位置的确定,为实现EIT动态心肺监测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Walsh函数的电阻抗成像激励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提取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况相关信息的医学检测技术。研究了一种基于Walsh函数的同时多频激励信号,分析了该激励信号的数学原理、优势和合成方法。通过能量分析验证了该信号用于EIT系统的可行性。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在Quartus II平台对以f(5,t)和f(7,t)为例的两个不同信号进行了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值一致。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仿真得出结论:基于Walsh函数的同时多频信号主谐波分量能量占信号总能量的大部分,符合EIT频率要求,是一种可以用于EIT系统的有效激励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信息量少,正、逆问题计算时由于实际三维场近似到二维时引入误差等弊端,在开放式EIT基础上改进一维电极阵列为二维电极阵列,拓展求解域到整个三维场,以增加信息量,消除模型误差。针对目前EIT的几种激励模式,运用有限元法求解不同模式下的正问题,以区分度和表面投影成像的方法评估各种激励模式对三维场域内扰动的敏感度。结果表明背电极方式在探测深度、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简便,可为下一步三维EIT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物电阻抗成像(EIT)是一种新型无创成像技术.本文在给出EIT的数学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 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得出自适应电流模式下的阻抗成像图.该结果说明这种电流模式和算法的设计能够较清晰的 对目标定位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