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4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30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00篇 |
丛书文集 | 107篇 |
教育与普及 | 1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篇 |
现状及发展 | 52篇 |
综合类 | 3315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56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90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93篇 |
2008年 | 197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86篇 |
2005年 | 270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51.
自由场地上的强震动记录是研究地震动衰减规律、制定抗震设计规范等的基础数据,因此,强震动记录是否可靠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汶川地震中,宜宾高场强震动台记录了一组3分量加速度记录,其中东西向峰值加速度为101.2cm/s^2,南北向峰值加速度为122.1cm/s^2,垂直向峰值加速度为94.4cm/s^2.加速度时程图示结果表明记录曲线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尤其是垂直向更甚.此外,较之附近其它强震动台峰值加速度明显偏大.本文针对这一异常记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现场实验、振动台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异常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记录异常是由仪器墩的放大作用和碰撞效应引起的.放大作用起因于仪器墩高宽比过大,而运动中的仪器墩底部接触碰撞使地震动记录呈现显著的不对称,即“瀑布”现象. 相似文献
952.
传统路网设计很少同时考虑交通供需的随机性和服务水平可靠性对交通运行效率的影响,难以获得鲁棒性好、可靠度高的路网设计方案。针对此缺陷,假定路网中的交通需求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双层规划理论构建了考虑需求随机性及路网可靠性的连续均衡交通网络设计模型;其中上层规划是在满足投资预算的约束条件下使得系统期望的总阻抗最小,下层规划通过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来刻画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一种带罚函数的、基于蒙特卡洛仿真的多种群遗传求解算法;并用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解决交通供需的随机性和服务水平可靠性对交通运行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3.
利用PFC2D软件建立了模拟细砂路基密实过程的颗粒流模型,研究了碾压方式、静碾作用力大小、振动碾压遍数对细砂密实情况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细砂的碾压机理主要包括颗粒挤密和长轴定向;静碾作用下,细砂孔隙率减小值沿深度方向无明显差异,且颗粒长轴的方向性改变不显著;振动碾压时,细砂上部孔隙率的减小较静碾更为明显,且颗粒长轴与水平方向夹角小于30°的颗粒数量增加了33.3%;增加振动碾压遍数可使细砂上部的孔隙率进一步减小,但5遍后增加振碾次数对密实度的提升效果不再明显;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颗粒流模拟结果可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54.
危险空间碎片的探测与监控一直是空间碎片探测的重点与难点,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实现对危险空间碎片的有效监测与定轨。针对危险空间碎片的探测,研究了一种主动式天基激光雷达探测方式。该方式采用了天基的单光子探测技术,以期实现对几百公里量级的危险空间碎片进行探测。首先简要分析了点目标激光雷达方程,建立了空间环境的背景光噪声模型,探讨了单光子激光雷达的探测概率与虚警率,对激光的回波信号与探测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最后分析了不同目标的探测能量需求。由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来看,对500 km处的尺寸为10 cm的目标可以实现精度为0.2 m的有效探测。 相似文献
955.
针对低信噪比和高动态环境下的P码直接捕获问题,本文对传统双块补零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分段旋转双块补零算法.算法通过分段FFT得到各数据段的频谱;通过频谱的循环移位进行频率斜升和初始频偏补偿,再求出频率补偿后的各段数据与本地伪码的相关值并进行非相干累加;对相关峰峰值进行恒虚警检测和抛物插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传统双块补零算法相比,检测概率和参数估计精度大致相当,捕获时间降低80%,逻辑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分别减少64%和99%.同时给出了不同系统要求下的关键参数选取方法,使算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6.
从空时分组码的实用性出发,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SIMULINK仿真工具构造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仿真模型.模型由信道、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信道部分由多径Rayleigh信道和高斯白噪声构成;发射端由串并变换和空时分组编码器组成,并对信号进行扩频和加扰;接收端使用理想的RAKE接收机.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对于慢变化信道,随着信道路径数的增加,误比特率明显降低;对于快变化信道,随着信道路径数的增加,误比特率有所上升,而且信道路数越多,误比特率上升越明显. 相似文献
957.
纠错码与密码的结合是代数编码理论和密码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入研究了M公钥密码与MS公钥密码体制的几个性能指标,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机模拟曲线;分析了M公钥密码与MS公钥密码体制通过有扰信道时的正确解密概率及计算复杂度;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8.
提出一种空时网格码(STTC)码字设计思想,在发射信号之间引入确定的空间和时间关联性,并设计了一种称为反馈-干扰抵消检测的新解调方法.该方案在保证频谱利用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接收端在解调时仅对少数信号进行最大似然判决,取代了传统的最大似然序列估计方案,大大降低了STTC的译码复杂度.在理论分析中,推导了传统解调方案和新解调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并进行了比较,随着编码器约束长度的增长,反馈-干扰抵消检测方案在计算复杂度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发射天线数为2和3时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编译码范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调方案具有在天线相关时保证误码性能不降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59.
张仕仁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3):285-290
本文介绍IBMPC/XT机的代码生成器的设计。我们把编译程序分成两部分:前端编译和后端编译。前端编译对源程序进行分析,生成抽象指令形式的中间语言;后端编译对抽象指令进行处理,产生PC机汇编代码。对中间语言,采用语法制导原理进行分析,采用模式匹配产生汇编代码。 相似文献
960.
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SQOSTTC),这种新的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是在一种基于旋转因子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可以取得全速率和完全分集,并且不增加编码和解码的复杂度.本文通过分析编码增益距离(CGD)和成对差错概率,对新的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频谱利用率下,本文提出的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比Jafarkhni等人提出的超准正交空时网格码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