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系统科学   189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9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理论模型基于一级含时波恩近似,只考虑长程相互作用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原子与^1П态双原子分子体系的干涉势.  相似文献   
22.
基于狭缝图像的四维光场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三维虚拟场景漫游平台系统。使用四叉树结构对场景进行组织,实现了对三维场景的自适应非均匀采样,提高了采样的效率;采用临近点插补方法,解决了重采样中出现的图像空洞;通过对漫游时的内存管理、路径预测和碰撞检测处理,提高了漫游的稳定性与连贯性;对漫游速度做了测量,对绘制图像的质量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
扩频通信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 )调制技术均具有一定的抗干扰和抗多径效应能力 ,是电力线通信中比较理想的调制方式。文中分析了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 ,并介绍了两种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其在电力线通信中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4.
干涉法测量器件表面特征缺陷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干涉方法测量器件表面微小缺陷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对于多样性结果的唯一性分析,借助于计算机模拟,得到特征缺陷的干涉图样的模拟结果.该结果适用于不同波长,缺陷尺度连续变化的微小情况.使用误差跟踪计算办法,可分辨的缺陷尺度变化从1/2波长的10^-1量级倍数到10^2量级倍数.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液体表面波及其干涉的微机模拟软件,并给出了程序设计的说明.运行该软件,其视觉效果已达到乱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调工绞车设计系采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它与以往的多级齿轮传动绞车相比,其结构大为简化。主要阐述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少齿差调度绞车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7.
利用激光干涉条纹对不能直接进行接触的物体温度分布进行测定。由于利用的是激光所以不用在暗室里进行操作,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能三维显示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28.
】文章明确提出了四川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浅层气藏中、上部气藏之间存在层间干扰现象,并从产层压差、试井终压、压力恢复曲线特征及井间干扰等多个角度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随后,运用层间干扰现象合理地解释了气藏西部两口高产气井长时间关井后产能丧失殆尽的原因,并指出中部气藏在西区的潜力远比预想的差。最后,在层间干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上部气藏不能归为同一开发层系,必须用不同井网分层开采  相似文献   
29.
通过自制的狭缝式在线流变仪,实时测定了文题的动态流变特性,测得了反应注射成型过程中物料的粘度,第一、二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反应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系统随反尖的进行,逐步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特征,粘度呈现剪切变稀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法向应力差,而且随反应时间延长,其粘度,法向应力差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针对制造业加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分析了微机控制系统的干扰来源和途径,介绍了实用的抗干扰措施。实践证明:这些软硬件抗干扰措施的综合运用,使自动化加工中微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