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分析2016年东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和超Ⅲ类标准原因,指出实施河长制对水环境质量改善在明晰权责、出台精准方案和社会协同管理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但东洞庭湖全面实施河长制面临来水复杂、基础科研欠缺和地方财力不足等问题,全面推行河长制应当综合运用东洞庭湖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在工作制度上实现“一断面一河长”“一断面一档案”“一断面一策略”,考核措施上实现“一月一晒”“一季一督一通报”“一年一评”,重点整治东洞庭湖区域超标水体,充分运用基础数据信息和公共网络平台,引导公众参与,注重经济手段的调节和引导,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2.
洞庭湖区1991~2000年大洪涝灾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是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且灾情惨重的地区。在1931-1990年和1991-2000年阶段中,分别发生14次及6次大洪涝灾害。通过这两阶段大洪涝灾害的对比分析表明:发生频率高是湖区大洪涝灾害的共性,而洪溃灾情惨重,直接经济损失显著增大,成灾率高是1991-2000年大洪涝灾害的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降雨偏多诱发了灾害性洪水;湖泊调蓄功能衰退,长江洪水顶托加剧及防洪排涝能力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则放大了灾害性洪水的致灾能力;人口及社会财富集聚体的增多与集中,削弱了湖区承灾体的承灾能力,因而显著增大了直接经济损失值。  相似文献   
33.
洞庭湖区要实现区域崛起,就要以常德、岳阳、益阳三市为主体,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打造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是洞庭湖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打造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要加快形成区域城市的独特优势,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34.
洞庭湖区干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干旱灾害是洞庭湖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至今,洞庭湖区受到降水减少,湘、资、沅、澧四水及长江三口来水量变化及历史上围湖造田活动等的共同影响,干旱灾害不断发生;随着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大量增加,使得干旱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频发的旱灾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危害.主要从洞庭湖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洞庭湖区干旱灾害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5.
在我国,规模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湖泊流域水环境质量与环境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污染系数与污染源统计的方法对东洞庭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总量与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分别对农田、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非点源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是东洞庭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负荷来源,特别是畜禽养殖的TN、TP、COD污染负荷占该区域总污染负荷的63.1%、82.2%、62.5%,其次是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今后东洞庭湖区域应将畜禽养殖业以及生活污染作为该区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对象,并完善相关农业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36.
构建两湖平原农村产业园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构建农村产业园以优化两湖平原农村产业的空间组织,设想四种组织农村产业园的模式,利用部门生产优势度的对比,确定五种构建农村产业园的步骤类型,各地分别优化构建以工业,种植业,畜牧业或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  相似文献   
37.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洞庭湖防洪的有利作用,缓解其对湖区湿地水文条件的影响,采用水文模型对城陵矶河段的洪水进行情景模拟,并分析了3口洪道的分流现状以及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防洪的泄流要求.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洞庭湖的蓄洪功能、保护3口洪道的分流能力,仍是实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的必要条件.由此,结合湖区城镇、产业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按"人类活动集中区—扩大蓄洪区—蓄洪区—自然湿地"的梯级层次提出了划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框架.  相似文献   
38.
 基于环境监测和现状调查数据,诊断了洞庭湖区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从水文水情变化、污染来源、环境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构建畅通生态水网,增大水环境承载能力;源头控制,减少水型污染物产生;污染源治理和重点区域整治相结合,开展区域内水污染防治;清水入流,降低上游影响;创新环境机制体制,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39.
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1-2019年月平均水温和气温的同步资料,基于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气温与水温的年内变化、年际变化趋势及周期性特征,并探讨水温变化对气温、降水和风速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温与气温的年内变化规律相似,1-8月为升温期,9-12月为降温期;近29年,洞庭湖年平均水温和气...  相似文献   
40.
根据南洞庭湖的实测资料,假定波浪要素的分布规律符合Weibull分布,应用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风浪波高和周期的分布函数式,并得出了波高与波周期的关系式,且与太湖的实测资料符合良好,给出的公式为确定湖区风浪要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